这是一本摄影作品集。本书记录了盐池大地上分布着的隋代长城一道,明代长城三道;记录了从秦汉时期的张家场古城到唐代的白池县古城,唐宋时期的小盐池(唐温池县)、北破城、西破城,再到明代长城沿线和防秋大道沿线的数十余座城堡;记录了修筑的柳杨堡、安定堡旧城、兴武营城、毛卜剌堡;还记录了分布在盐池的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烽火台180
此书主要内容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民俗风情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和各族群众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此书的出版,对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治州“走出去”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本书所采用的资料以辽宁省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为基础,起止时间为1981年至1984年,个别资料的时限延至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整理完成时的1991年。旨在V以此为依据还原历史,再现20世纪90年代行政区划管理之概貌,为当代行政区划管理提供历史借鉴。本书共收录沈阳、大连两市的地名1700余条,42余万字,主要包括省、市
本书分四个篇章,聚焦赣州的地域文化特色中的“四大名片”一红色故都、客家摇篮、千年宋城、阳明圣地,分别介绍了赣州作为中央苏区核心地域的光荣历史、客家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过去和现在、宋代赣州城的辉煌及其为今人留下的种种记忆、王阳明在赣州地域立德立言立功的故事。
本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由著名古代地图研究专家李孝聪亲自撰写的学术著作。全书汇集了海内外收藏机构珍藏的有关长城的古代地图,这些地图大多是首次对外发布,对研究长城的古代形制、走向,有重要的价值。全书在介绍了历代舆图上的长城的基础上,按照明九镇的次序,从东到西重点介绍了明各镇与长城相关的古代地图。这是目
本书载录通州区地名的演变,从地名蕴含的由来、演变等信息中,可以窥见尘封的历史、地理、社会发展的轨迹。内容较丰富,有较强可读性和出版价值。
庄浪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地方,从旧石器时代起,各个时期遗址遍布境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庄浪是多个少数民族往来杂居的地方,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特征。在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庄浪人民创造出诸多丰富多彩的各类地名。《庄浪县标准地名志》汇集境域历史沿革、自然全貌、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及地理实体等方面资料,志书的编纂工
《中国边疆学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成立40周年的纪念合辑。全书选取了31个有代表性的中国边疆学研究论文,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中国边疆学的学科建设,中国边疆学的构建路径、性质和特点,中国疆域构筑理论探讨、新时代边疆与边疆治理等部分内容。该书所选论文均已在国内各大学术期刊中发表,该书的出版不仅对中国边疆学
《中国边疆学八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清史编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马大正先生写作的学术随笔。全书选取了与中国边疆学有关的8个题目(统一多民族中国和中国的边疆、中国边疆研究的千年积累、中国边疆研究的百年探索、中国边疆研究的四十年创新、探研当代中国边疆治理战略是时代的要求、中国边疆学是一门极具中国特
本书共分为六大部分,全面翔实地记录了1956-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第一章“历程概述”具体分为:起步初创阶段、停滞徘徊阶段、恢复调整阶段、探索发展阶段、改革创新阶段;第二章“学科发展”具体分为:发展概述、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与教学论、旅游管理、农村发展(农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