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史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精神推动下的实践变革成果,也是变革凝练的文化精神形态,是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此系列图书的策划与出版,是深入贯彻落实“四史”学习的成果,同时也是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举措。2018年,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组建了17支大学生调研实践团队及两支专项实践团队。这
本书为“中华传统艺术系列”之一,全书共分十章:“史前玉器艺术简述”“殷商玉雕艺术”“春秋战国时代玉器概述”“战国时代的佩玉”“汉代玉器艺术”“唐代玉器艺术”“辽宋金玉器概述”“宋金时代花鸟玉雕艺术”“元代玉器鉴赏”“明清玉器艺术述要”。全书以历史脉络为主线,围绕史前时期至明清时期的玉器演变,对有关中国传统漆器的历史、类
伊犁河谷及其以北地区地区自古就是草场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的地带,至今保存着大量草原先民生活的遗迹,其中岩画、石人及鹿石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2022年初,南京大学古代石刻艺术研究中心联合新疆伊犁州博物馆,根据新疆第三次文物普查相关资料和伊犁州博物馆近年野外调查报告,对伊犁河谷地域内的岩画及草原石人、鹿石进行精心甄选并增补
《何以四川》是一本全面展示四川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和治蜀兴川成果,生动展示四川良好形象和文明互鉴内涵,深入展示巴蜀文化底蕴和友好开放格局的宣传画册。全书高屋建瓴、视野开阔,通过“以‘双圈’建设引领区域发展”“从内陆盆地走向现代化高地”“看千家万户尽展新容欢颜”“将绿水青山织成锦绣画卷”“让历史长河激荡出文化璀璨
“杏花春馆”和“上下天光”两处遗址均位于圆明园九洲景区西北部,皆属圆明园四十景之一。2002-2004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这两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勘察和发掘,并将全部考古成果汇集成本书。书中详细叙述了“杏花春馆”春雨轩大殿和得树亭、屏岩城关,以及“上下天光”大殿和平安院基址等相关建筑群的布局、形制与
秦汉栎阳城是战国时期秦献公、孝公时期的都城、秦末汉初塞王司马欣、汉王刘邦的都城,也是都长安前汉王朝的第一座都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2012-2018年栎阳城考古工作报告的第二卷,在全面整理秦汉栎阳城2012-2018年资料的基础上,刊布
2024年6月,中宣部文化改革发展局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度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的通知》,内蒙古博物院被确定为2024年度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本书将内蒙古博物院2024年度红色基因库建设内容集结成册。书中将数字化采集的40件套三维革命文物、880件套二维革命文物成果,以高清图片进行展示,配以文物介绍。
《文物巴州》主要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巴州历史文化遗存和巴州出土的历史文物。巴州现存不可移动文物65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73处。这些遗存包含了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展现了详实生动的历史图景,实证了脉络清晰、框架完整的巴州区域历史,印证了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
本书是西泠印社主办的“篆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于每年的金秋,都要举办相关学术会议,今年的主题是“篆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对提升西泠印社学术形象,建立学术研究规范,促进学术资源整合、共享与交流,推动当代印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收录了此次会议的论文集数十篇,主要侧重于对篆刻学的学科建设进行
2024年,值此中法建交60周年及巴黎奥运会成功举办之际,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携手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一场以唐代文物为主题的展览。作品对此次即将赴法展陈的唐代珍贵文物进行详细介绍,并深入探讨了唐代的对外交流及其在艺术与人文领域的辉煌成就。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美好展望,通过中国和法国的文明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