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杨曾文先生亲自编选的关于禅宗研究的文集,内容涉及中国佛教与禅宗、禅宗形成及其思想、禅宗的社会文化影响、禅宗与儒者士大夫、禅宗与中日文化交流等方面。 本书特别注重从三教交流、互鉴和彼此融通的角度,选择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代表性的人物、著作和事件为具体例证,论述唐宋以来禅宗对包括哲学、文学、道德等在内的社会思想文化
本书作者刘忠魁,1969年出生,山西临汾人,中国新闻学院文学(新闻)硕士和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北京石景山人民政府经济发展智库专家,曾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是子,亦是父》,研究佛学多年。本书以佛法的演绎与应用为主线,通过聆听佛陀菩提树下的智慧法音,体悟佛法对宇宙生命的洞察。通过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的中外高僧,宏观上展开佛教中国
《金刚经》是早期大乘佛教经典,属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是宣说般若空义的代表作之一,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心经》也是阐述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经典,是所有佛经中翻译次数最多,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极为深远的佛教经典。《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禅宗六祖惠能的讲法记录,也是中国僧人著述中唯
本书目前成为菩提道次第方面的教科书,是需求广泛却未曾出版的古籍文本。本书是继《菩提道次第灯论》之后最为重要的菩提道次第方面的重要论著,书中亦对其内容进行了全面、细致、简易的论述,对初学者奠定基础具有一定的帮助。
佛家道德话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及独特的表达艺术。在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上,佛家道德话语不断地与儒家道德话语、道家道德话语交锋、交融,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对中国人的道德生活乃至是文化艺术生活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对佛家道德话语的历史变迁、体系构建、伦理蕴含、日常应用、表达艺术、规范转型、时代价
著名民间宗教研究专家濮文起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末始,奔波京津沪三地各大图书馆,又深入民间搜集、访求,积累、收藏了千余种宝卷。近年,濮文起先生从自己收藏的宝卷中,遴选了无为教、黄天道、西大乘教、弘阳教等明中叶以降民间宗教教派以及阐扬民间宗教思想且印制品相均好的宝卷,总计一百五十部,辑为《中华宝卷萃编》五十册。为了便于研
全书分上、中、下三编,共七章。蕅益大师、弘一大师皆发愿“誓作地藏真子”,为九华山地藏道场的不断巩固和发展,以及为地藏精神的当代弘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佛教中国化与当代寺院建设》是《觉群人间佛教丛书》系列丛书之一,是2022年12月在上海玉佛禅寺召开的同名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论文集以“佛教中国化与当代寺院建设”为主题,涉及佛教中国化的理论演进、佛教中国化与人间佛教、学修体系与寺院制度建设、佛教中国化与社会发展、立足经典阐发正见、佛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六个方面。这些
禅宗是中国化最全面的大乘佛教宗派,也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最深远的大乘佛教宗派,将它放在中国古典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加以分析、定位与评价,是学术界应当致力的重要方向,《禅宗中国化的历程》正是试图于此有所思考与贡献的论文集。论文集分为“佛禅中国化历程”“禅宗祖师研究”“禅宗五家宗风”“禅宗流播”四个专题,分别探讨了佛教中国
本书是关于佛教文化的研究论文集汇编,按照论文内容分为佛教历史研究、佛教思想研究、佛教文化研究、名家访谈四个板块,对传统佛教文化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