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根红著的《新时期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生产》试图将新时期中国电视剧置身于社会文化发展的语境中,以文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跨学科交叉研究视角,探索电视剧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生活秩序、空间转向、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影像叙事和文化想象,研究中国电视剧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传播等多元话语框架下的文化生产,管窥新时期中国电视剧
本书共收录复旦大学中文学科建立以来包括赵景深、章培恒、袁震宇、周斌等先生关于戏剧影视研究代表性论文篇二十四篇,分为戏剧研究、话剧研究、电影研究、电剧研究四辑,书后附“编后记”说明选录方法、学术源流等。
《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2017)/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是知名的理论研究者丁亚平多年的研究成果。《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2017)/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追踪了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变化,梳理和论述了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历程,视野宽广,考察细致。论著通过历史研究的方法,探索书写电影史的新的方式,多角度地
随着科技的发展,动漫片展示出更加丰富的功能,动漫片再传播文化,为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将做出更大的贡献。如何利用动漫片,完全取决于对动漫片功能的认识,取决于对动漫研究的理论水平。动漫片的“任务”或者“责任”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动漫创意研究浅论》力图提供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完成这些任务和责任。
本书是影视艺术概论课程的配套教材,共分11章,整合了电影学、电视学、影视叙事学、影视制作、影视欣赏与接受、影视批评等方面的内容,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立足于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对目前高校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反馈和总结,同时也体现出对这一专业领域国内外学术研究最新成果的借鉴和吸收。教材重点突出了专业理论与影视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电视剧繁荣发展研究
畅销20余年,影视院系公认的经典摄影教程。精选200多幅电影、电视、新媒体经典摄影作品作为案例,全景展现影视摄影领域的前沿视野。从理论到实践,将视听传播的理性思考与影视技术的操作经验完美结合。本书源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摄影专业《摄影造型》课程的教学内容,该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历史悠久的两个专业之一,因此也
继《电影素描》出版后,又选取九十部影片。以电影为主,也选了昆曲、音乐剧、电视剧集、纪录片等,分了十一卷辑成此书。算是透过电影,旁观这个时代的笔记。
高小健著丁亚平主编的《中国电影艺术史(1930-1939)/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是理论研究者秦喜清多年的研究成果。该书追踪了3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变化,梳理和论述了30年代电影的发展历程。论著通过历史研究的方法,探索书写电影史的新的方式,多角度地展现了30年代电影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主要电影人物、电影政策、电影文化
《认识电影》是电影入门书中的经典之作,问世四十多年来,始终是世界各地影视从业人员和主流专业院校的必备之选,更是电影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手边书。面对电影中复杂的语言系统、构成要素、表意手段,作者划分了现实主义、形式主义两大阵营,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笔触,引出了电影作为艺术、作为工业、作为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 书中穿插以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