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古典儒学如何从早期礼乐文明的母体孕育发展,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工程。虽然学界在此方面已经硕果累累,但是关于古典儒学众多重要观念的形成和演变,仍然有待更多具体而微的追根溯源研究。而且由于周代礼乐文化本是宗教、伦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的混融系统,仅靠单一的哲学研究难以有真正的突破。本书运用将语文学与哲学、宗教、文学
本书是一位美国儒者罗思文教授四十多年来研究、讲授《论语》的心得。 罗思文教授认为《论语》最重要的本质,不是作为一本儒家哲学开宗立派的哲学经典,去探索哲学之"道";相反,《论语》恰恰是要人抛弃纯粹的思辨、理论和教条,而是通过人生的实践来获得真正的知、理和道。《论语》是一本人生指南,但绝非千篇一律、万人
《儒家文学史纲》先以绪论与导论两部分内容,明确儒学、儒学审美理论以及中国文学三者之界定;其中导论部分,分别从儒学的审美德性论、审美活动论以及审美教化论等三个层次来概述儒家的文学理论与思想,这是书稿梳理中国文学史的理论基础,亦是中国文学史或明或暗所呈现出来的美学面貌。与学界“三古七段”的文学史时代断限划分不同,此书将整个
《中华老学:首届道德经文化及应用博士论坛论文集锦(第二辑道德之春)》是由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和厦门大学老子道学传播与研究中心合作的专业性传播《道德经》研究成果。该书分老子生平研究、老子治国思想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研究、老子章句研究、老学范畴研究、老学注解研究、老学版本研究、老学与佛学研究、老学与道学研究、老学争鸣、老学研究
《儒藏》工程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藏》(精华编二八二)册汇集二十世纪以来有重要影响的出土文献,包括郭店楚墓竹简《缁衣》、郭店楚墓竹简《鲁穆公问子思》、郭店楚墓竹简《穷达以时》、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郭店楚墓竹简《忠信之道》、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郭店楚墓竹简《尊德义》、郭店楚墓竹简《六德
《儒藏》(精华编)在中国古籍编纂史上首次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海外文献萃为一编,并全面整理。传世文献收录先秦至清末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出土文献主要收录近代以来出土的儒学典籍。海外文献收录日、韩、越三国存世的重要儒学文献。采用最能代表儒家学术观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按部、
《孟子大略》选取中国传统文化里具有重要符号意义的古代圣贤人物,用简明生动的文字介绍他的一生及著作。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有“亚圣”之称;《孟子》一书对中华文化及民族特性均有极大之影响。这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素材,有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创造智慧和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人其书都对中国
本书从四书五经里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再配以经典故事和深入浅出的解读,总结出适合现今的文化智慧,作者在追求易懂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力求原汁原味地再现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和人物风貌,全面客观地诠释圣贤的言论与思想,给今人以启迪。
全书按照科普读物的要求,善于把复杂的道家思想,用最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用最简单的语句进行概括,使一般读者能够大体明白其中的道理,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让凡是能认字的人都能读懂。全书按照时代发展的需求,如生态文明、自由经济、自组织理论、大爆炸学说等,都是当代最流行理论,互补理论、混沌论、靴袢理论则号称第三次物理学革命的先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