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历代版本及注本、译本等在国内外出版极多,但将历代《论语》及《论语》学著作全面整理汇刊尚属首次,以《论语》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及今天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而言,本书的市场价值自不待言。《论语集成》收集了自汉代至晚清民国的《论语》学著作共342种(不含今人著作),共计2579卷,基本上涵盖了自古以来存世
本书回顾儒家道德内涵及价值局限,明辨儒家道德初衷的价值关怀,反思儒家道德之于传统社会的历史得失,分析道德的历史效应背离于价值初衷的根源所在,鉴于人与人之间彼此依赖又渐行疏离的基本事实,探寻人现实存在的困境与当下生活困惑的根源,试图为解决人的当下生活之困予以思想关注与哲学反思。
《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定,儒家原始经典之一,是了解孟子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及其学说的重要资料。《孟子》现存七篇,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分为上下两部分,共十四卷。《孟子/国学经典藏书》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题解部分概括了本章节的主要内容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与《老子》双峰并峙。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散文集。《庄子/国学经典藏书》为选本,“内篇”全篇选录,“外篇”和“杂篇”有一部分
本书分为儒学源流、宋明理学、王阳明与阳明学、现代哲学四章,收录了《儒学发展历史简述》《宋明理学简述》《论王阳明的良知学说》《贺麟的生平及学说大旨》等文章。
这套书共十卷,其中《论语》分为四卷,《孟子》四卷,《大学》《中庸》各一卷,分别对修身齐家治国的“四书”进行注释、译文、解读,并且加入原文的英文经典翻译对照及精美插图,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理念,创新性地将古代圣贤的哲学观点与当下核心主义价值观紧密融合,对当代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中之经典。宋初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辜鸿铭也曾说“半章《论语》振兴中华”。向外传译《论语》,让世界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的主张,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本书是《论语》现代英汉双语全译本,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论语》中的一些古汉语词语、人名和文化术语加注解释。全书内容包含原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该书以《大学》的“三纲、八目”做主干;另根据《论语》《中庸》《孟子》等经典,以及一般心理规律、实践经验等,在八目之外又增设若干德目,以完善其框架;同时又汇通诸经,对八目详加解释。《儒家修身次第浅述》既
易学是中国古代对易经义理进行阐释的学问,围绕卦象、排序、变化等问题,易学将中国传统思想与对自然的认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流派。本书作为《易卦解构》一书的姊妹篇,体现了易学的现代发展。作者综合运用文献学、历史学、数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在邵雍、莱布尼茨等中外学者的基础上,以二进制算法揭示了周易六十四卦的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