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注了朱自清先生许多的心血和对后学的殷殷关爱。叶圣陶先生在198年写的《重印〈经典常谈〉序》中这样评论道:“朱先生逝世已经三十二年,重
本书除按照传统典籍经史子集的分类分为经学、史学、子学、文学四编外,增加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佛学与道教思想的介绍,对传统文化的相关常识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与解读,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不长的篇幅为读者建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解框架。
中国古代学术体系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其中经学是占有主导地位的学术形态,始终被视为官学与官方意识形态。它对古代的社会政治、学术思想、个人生活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角度,对经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不同人物进行梳理与分析,进而阐释经学在政治、学术、社会等领域的价值与意义,为当
本书是关于我们如何从科学的视角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科普读物,阐述了宇宙、世界、生命科学视角下,对世界本源的认识,并结合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知识,更加细致入微地解释我们观察到的世界中的各类现象。在这本书中,作者希望表明我们的宇宙不仅仅是一座没有生命、毫无意义的数学机器。在我们真正了解意识和人类思想的奇迹之前,我
《美丽中国》杂志特推出2023年《美丽中国》日历——中国美历,借以大众日常文化用品为媒介,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此次日历选题为世界遗产,目前中国有56处世界遗产,位居世界第二。一、内容规划:1、文化遗产。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方。2、自然遗产。
本书是原著小说、电影和中小学数理化知识的三重结合。 从《流浪地球》小说原著故事出发,深入浅出地用实用科学辨证原著中的“地球流浪”设定。图文结合,图片采用二次元和写实两种画法,迎合青少年读者的兴趣喜好。 书中从原著中挖掘采用的知识点紧密贴合现今综合理学的主题。主要内容是“地球流浪”所涉及的天文物理学,其中涵盖了小学、
本书选取能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典籍及数部汇编之作,每类首先略加概述,然后列举代表性的文化典籍,进行典籍介绍。
本书稿是《北京地区少数民族古籍目录丛书》之一,是水族水文古籍文献的首部目录,是北京地区水族水文古籍工作者心血的结晶。本书稿收录了民族文化宫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的水族水文古籍,包括天文历法、哲学思想、生产
《延川年鉴》(2022)是由中国共产党延川县委领导、延川县人民政府主办、延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承编的,一部连续出版的大型权威性、实用性、综合性的地方年度资料工具书。《延川年鉴》(2023)主要反映2022年全县各项事业的基本面貌及新情况、新成果。全面系统的记录延川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基本情况为宗旨,为社
《陈仓年鉴》(2023)是在宝鸡市陈仓区委领导下,由宝鸡市陈仓区政府主持,《陈仓年鉴》编纂委员会负责,区地方志办公室主编的地方综合年鉴。《陈仓年鉴》(2023)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