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大事典》依纪事本末体之例,爬梳起于上古神话传说时代,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漫长历史,从中选出切关民族精神之宏旨,体现中国文化之特质,影响国家民族之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事相、事件、事物约500例,因事命篇,敷衍成章,依时序编排,分等级铺陈,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和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新成果。
《赓续文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依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重大意义、经验教训、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
本书是一部内容涉及国内外汉学研究、海外汉学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集,是国内外汉学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由北京语言大学从事多年汉学书系主编工作的阎纯德教授主编,综合国内外著名学者以及领域内的新秀们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关于不同国别的汉学研究历史述略、海外汉学家生平及研究成果、海外图书馆藏图藏书等方面。全书分有不同版块,如维也纳论
评书中华好典故:话说俗语故事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是由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编的综合性学术论文集,本集收录的文章分为7个专题:“文明传播”刊发袁行霈先生读书笔记一篇,白雅诗《巧克力在中国》则从一幅题为“便宴”的壁毯入手,结合两道清康熙朝武英殿总监造赫士亨撰写的满文奏折,以耶稣会士鲍仲义为例,探讨跨文化的传播中中间人的角色和通过翻译产生知识转移
公共史学(PublicHistory)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史学派别,至今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史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中国史学界已经从关注公共史学向发展公共史学转变,已有众多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投身到倡导、实践公共史学的行列中。美国等公共史学比较发达的地区,早已产生了很有影响的公共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而最能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
本书是作者同类作品的第八部。前七部自出版以后,不仅在新闻界,而且在其他领域如学术界同样引起了良好反响。本集系作者2018、2019两年间写就的读史文字结集,共108篇。这些文字结集前以“今古齐观”栏目刊发在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该栏目获得了2018年度广东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全书包括记历代帝王政绩的十二本纪、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贵族兴亡的三十世家、记重要人物言行事迹的七十列传、记大事年表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8:新时代的开端》重点讲述了五代到宋,从中古过渡到近世,发展出热闹活泼的城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