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理论主导着当前医学的发展,各种新型医疗技术及其思维主导着人们对待疾病的方式,导致人—病关系的异化。人类力图寻找的是各种致病的因素,而非从哲学、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审视疾病的本质、人—病关系、疾病的价值等。该书以疾病与自然、疾病与社会、疾病与自我等基本的伦理关系为框架解译疾病的本质及其于人之存在的意义,从疾病预防、治
本书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药发展历史,全书共分8章,包括大湾区的自然与社会、明代以前的大湾区中医药、明至清前中期的大湾区中医药、晚清时期的大湾区中医药、民国时期的大湾区中医药、大湾区1949年以来的中医药发展、近现代大湾区中医药流派与名家选介、大湾区中医药的交流与合作等。全书叙述全面,详略得当,展现了大湾区中医药事业
“写给孩子的医学科普书”系列以孩子感兴趣的医学故事为切入点,向孩子们普及了基础的医学知识,使孩子们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和门类有大致的了解。本书抛弃了以往枯燥的人物传记式的体裁,插入了大量的科普内容,和丰富有趣的插图,使小读者们能在快乐阅读中收获必备的医学知识。此外,读者不仅能了解到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和进步,也能了解到医学家
《佛山中医药简史》是记述佛山地区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以及历史成就的专业性书籍,为佛山第一部地域性医学通史著作。全书分四章。第一章概述佛山中医药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古代、近代、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时间段,依次记述佛山中医药史事,展示其发展脉络。《佛山中医药简史》是佛山建设中医药强市的基础性成果
疾病无所不在,这是近代以来的思想中常见的主题。随着人们越发关注医疗,医疗社会史也逐渐成为史学研究的新潮流。但医疗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所谓的医疗社会史也并不是某几个英雄人物或某几项技术革新的光荣记录。这五百年来,欧洲医疗深受权力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商业考虑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曲折多变的态势。健康护理的发展肇始于
本书收录了《孙思邈医德思想与医学职业人格和医学专业精神》《陈可冀院士的文学造诣及对医学人才培养的启示》《从医学生人格特征谈医学职业人格的塑造》《高校学生干部人格特征的探讨》《医护人员的情绪在医疗中的作用》《论生命的公正原则及现实意义》等文章。
本丛书对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重要流派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纪录,各分册主编对本学派的学术特点、代表性人物以及本学派的秘方和学术经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对本学派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殷切的期盼,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珍贵文献。吴门医派历史悠久,医家众多,医籍宏富,所谓吴中多医家,吴医
本书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江南文化研究系列课题江南医药文化研究:明清海上医学的承启(2018XAC006)的结项成果。作者在全面搜集、整理明清两代上海医家的相关资料后,遴选其中有代表的18位医家进行个案研究,从江南地域、医儒交游、医德病患、中西汇通等四个方面,就师徒相授、家族内传、私淑自学等角度梳理他们的学术源流、交
《疫病的医学人文之思》汇集了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师生在迎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撰写的论文共21篇,以医学人文视角审视了疫病转归,内容覆盖人类疫病演进的方方面面,主题涉及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信息学、卫生政治学、卫生法学、全球疫情流变、叙事医学,并旁及科学文化、新技术嬗变等多学科谱
本书围绕江南视域中的医疗社会文化史展开,重点研究知识与文化、文本与社会、医家与医派三方面,具体包含江南地方医学的讨论,医学文化与社会福利机构、印刷产业、佛化社会活动等,对清代温病学说中江南地域性的反思,新安医派、孟河医派、上海何氏世医等著名江南医学流派的相关医事及文化活动,以及通过文献与文本来研究江南视域下的医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