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文件、回忆录口述历史、散落民间的故事,以客观的史料分析、灵活的撰写手法、多角度地叙事,打捞关于平北抗战的记忆,真实记录了在北平以北的咽喉要道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第一个民主政府,扩大稳固根据地,奋起抗争,克服困难,付出重大牺牲,最终解放张家口,取得胜利的事迹。
本书讲述了肯尼迪病带来的深刻苦难以及作者和病友们不屈的抗争,也记录了作者独自旅行领略过的壮美山河和独特感悟,更展现了包围和支撑着我的各种情——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母校情、故土情、兄弟情等。
本书是一部反映东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斗争的报告文学。1939年,中共中央为挺进东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延安组建了一支东北干部队(简称“东干队”),本书所记录的六个孩子,均为东干队成员。全书以1931-1945年抗日战争为时间线,运用大量的档案、回忆录等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真实记录了张学思、高存信、罗文、王岳石、白竟凡、谢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新时代光芒聚焦C919大飞机、长征五号火箭、雄安新区等重大科技、经济成就,往事不能忘追溯房山遗址的发掘往事、追忆历史英雄人物事迹
本书内容是从吉林省蛟河市融媒体中心《在我们中间》栏目已经播出的数期节目中精选出来,按照播出时间顺序编辑整理而成。文稿基本保留了所选的节目当期的播出流程以及同期声内容,书中的照片都是节目中留存的图片。《在我们中间》栏目是蛟河市融媒体中心的老牌栏目,创办于1986年,共制作播出了1927期。2013年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制
本书基于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打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推出的大型融媒体报道《智造中国》,以地域为篇章划分,采用"记者手记”"直播连线”“新闻特写”“权威访谈”“业界反响”的结构,深入描述了国内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智能制造的前沿场景,报道了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的实践成果,展示了“
本书以纪实性报告文学的形式书写了新时代铁路人在千里铁道线上知重负重、苦干实干,在高铁、普铁、大秦线等干线和支线上,到处都有太铁人默默坚守,不畏艰难,无悔奉献的身影。他们,以愚公移山的志气和滴水穿石的毅力,保安全、保煤运、保畅通;他们,宛如一颗颗“螺丝钉”和“道钉”扎根铁路,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他
本书作者实地跟船50天、前后采访近4年,全书分为5章,从多发个方面用厚重与翔实的笔触,全景式地将“蛟龙号”深潜的台前幕后故事忠实还原。
本书分为五章,详细讲述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以及发展展望。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新中国成立不久,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都非常薄弱的时期,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走向世界等阶段,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建立起了完整配套的航天科技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本书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津海女排从濒临解散到全国联赛三连冠的历程,以津海女排队员三人代表国家出战2004雅典奥运会并告捷为高潮。韩珍临危受命,找回主力队员戴颖、杨絮,挽救颓势之下的津海女排。助教徐国祥、前中国女排陪练章志强为津海女排四处奔走,从柳城中学挖来了林庭、孙红雁等成员,共同组建了全新的津海女排。这支队伍在韩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