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牡丹亭》问世后的遭际、《临川梦》创作动机发微、《临川梦》对《牡丹亭》的再现与批评、从杜丽娘到俞二姑、“正情”与“变情”。
全书选词390首(据今传七卷本,其中六首残阙),词人132家,所录作品以词人分列,首张孝祥,末仇远。
本书共收唐诗三百二十一首。书中对每位作者的生平和诗作风格均作了介绍,对每首诗都作了详明的注释。同时还在每首诗后都加了一段简要的评析等。
本书依据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的分类方法,摘录了二十首乐府诗,涵盖了相和歌辞、横吹曲辞、鼓吹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等,共十类。
本书内容包括:第一章介绍“清官”概念辨析及清官形象溯源;第二章分析清官形象类型及形成原因;第三章讲述清官形象的文学塑造手法及艺术缺陷:清官形象文学塑造手法主要表现为,史实与虚构相结合、堆积式艺术、悬念与巧合的运用和人情与法理的冲突等方面;第四章分析清官形象体现出的文化特色:清官形象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民间文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村居、惠崇春江晚景、宿新市徐公店、钱塘湖春行、绝句二首、春、萌萌的早春、春天的代言人、欣欣向荣的动植物、暖春里苏醒的大自然等。
本书力图从文化习俗发展流变的大视角和文体发生发展的微视角,全面阐述对联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的内核、结构和总体概貌。
本书共八章,外加绪论和结语,主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历史中乡村小说的“关系”之变、“自然”与“风景”之变、“时间”之变、“空间”之变、“人物”之变、“主题”之变、“语言”之变、“民俗”与“器物”之变,进行了详尽且细致的梳理与论述。这些论述是一次文学历史长河的逐浪,也是一次乡村世界的旅行和游览,乡村世界的外部风景是走向乡
晚清以来,以上海为中心,近代报刊杂志蔚然兴起。于是词话绝大多数改在此一新阵地发表。《近现代报刊词话汇编》是即继唐圭璋《词话丛编》、朱崇才《词话丛编续编》之后,收录1949年之前报刊杂志所发表之词话130余种,约210万字。《近现代报刊词话汇编》按照《词话丛编》和《续编》的成熟体例做整理工作,所收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条目式、
赋是介乎诗和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赋在一段时间内虽不为人们所看重,然它与诗、文、词、曲一样,都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画卷中,赋体文学也曾有过它光辉灿烂的一页。本书由于是选本,字总数又有限制,所以我们在注意了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同时,便尽可能选取那些短小精粹的作品,大赋仅选了不多的几篇。而且,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