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项必备技能,从小培养规范书写的习惯,对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书法,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艺术思维,整洁的卷面也有助于提高成绩。本书共分四个模块。第-模块为书法艺术,包括德育教育和传统文化熏陶两部分;第二模块为文学艺术及古典诗词鉴赏;第三模块为语文能力训练;第四模块为中国传统文
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项必备技能,从小培养规范书写的习惯,对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书法,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艺术思维,整洁的卷面也有助于提高成绩。本书共分四个模块。第一模块为书法艺术,包括德育教育和传统文化熏陶两部分,第二模块为文学艺术及古典诗词鉴赏;第三模块为语文能力训练;第四模块为中国传统文
米芾(一〇五一—一一〇七),字元章,四十一岁前名黻,后改芾,号鹿门居士、襄阳漫仕、海岳外史等。祖籍太原,徙襄阳,世称“米襄阳”。中年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至礼部员外郎,故称“米南宫”。米芾以书法着称于世,尤长于行书、草书,苏轼称其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该书选印的《蜀素帖》《苕溪诗帖
本书从赵孟頫流传下来的行书法帖中集字成唐诗一百首,字体忠于原作,供读者临摹学习、创作参考和欣赏研读之用。
本书的集字对象是米芾。在集字过程中,尽量考虑在风格上选择基本能够有机统一的字例,同时通过调整字图的大小与字图之间的距离,来尽量弥补集字作品在字组关系、行气贯通方面的欠缺。
本书收录《“合体”:书法第六种字体的客观存在》《杂议:破体、合体都不是一种体》《融通》《文字“形体”考》《隶变》《行书就是草书和楷书杂糅合化而成的新字体》等文章。
本书内容包括:弘扬传统承古开今、恒之以勤终成大家、《十三体书兰亭序》、王定国题词、高占祥题词、楷书兰亭序、瘦金书兰亭序、魏碑兰亭序、行书兰亭序等。
本书作品是作者近年来书写的部分行书书法作品,体现了作者书写时独特的内心情怀,以及对人生和书法艺术之路的不懈追求,是一次次心灵的感悟。艺术没有绝对的标准化答案,如同大自然中的花朵一样,各有各的不同感觉,会给人这样或那样的享受,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是也。
本书著录朱孔阳旧藏部分印章,分为宋元明清、近现代、云间三卷,其中既有明、清流派刻印,也有很多名人用印,例如董其昌、邓石如、陈鸿寿等等书法篆刻名家。云间卷单独收录松江人士刻印,凸显地域特色和朱孔阳先生的桑梓情怀。此书为研究篆刻艺术及历史文化,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实物资料,其中所收藏的印也都非常珍贵。朱孔阳上海松江县人,家住白
《沈尹默信札集萃》由沈尹默写给马巽伯、谢稚柳、章士钊、朱希祖等朋友的信札组成,尤以写给马巽伯及朱希祖的数量最多。这批信札书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是沈老书艺登峰造极时期的书法作品。沈氏兄弟三人均为北京大学名教授,也是全国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与钱玄同、鲁迅、周作人、马衡、马裕藻有一钱、二周、三沈、二马之称,沈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