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新艺术运动中诞生的现代纤维艺术,其革命性的艺术思维方式促进了20世纪的国际艺术发展。进入70年代,现代纤维艺术在材料的开拓、以线性特征对空间的改造和重构,以及作品超大体量制作等方面凸显于国际艺坛。80年代,现代纤维艺术运动又呈现向众多艺术领域合流的倾向,其创造性的活力,受到了国际艺坛越来越多的关
本书初版于1925年,英文名为Chinesebaskets,系劳佛尔在中国考察时收藏的竹篮及研究成果编撰而成。本书通过38幅图文生动呈现了中国华东、华南等地区的各式竹器。这些篮子设计精巧、美观,让人惊叹于当时竹匠的高超手艺和创意。这本书记录了当时中国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传统竹器,呈现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篮子的造型不像如今
儿童美术启蒙一本就够
《IP形象及衍生品设计》共分为6个章节,首先介绍了IP形象发展沿革,IP形象与品牌、营销的关系;其次重点阐述了IP形象及衍生品的设计流程与方法,最后,对IP形象及衍生品的迭代与版权保护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描述。本书属于品牌设计类书籍,基于作者多年工作和教学经验研究,旨在帮助读者培养IP形象及衍生品设计的系统思维。本书的特色
本书是服务于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材,全文分别从品牌形象设计系统建设,新媒体设计在品牌设计中的原则、特征,品牌设计的策略和不同类型品牌形象的推广,新媒体时代的品牌运营等方面讲述了新时代品牌设计的基本理念、原理及运用,结合了大量的品牌设计案例,内容体系新颖完整,层次清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是粤雅小丛书第三辑英文版之一,本辑以“丝上浮雕”为主题,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图文并茂的版式,介绍潮州刺绣(潮绣)这项非遗经典。作为一本简易读本,本书是在原有的中文版基础上翻译为英文,叙述了潮绣的历史源流、艺术特色、传承创新,并对潮绣的历史、工艺、传承作了概略的介绍。
民间工艺包含中国人的造物智慧,涉及造物观念、技术工艺和创作经验等诸多方面。民间工艺学不仅是对工艺思想、工艺形态以及技术过程总体规律的把握,还包括对工艺流程和材料自身较为具体的研究。民间工艺学基于中国古代实践科学,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思想和道德观念,并且与民间感情相融合,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有机和谐的、稳定的理论系统
本书重订版呈现了佩夫斯纳的原始文稿和重要的修订信息,并增加了作者对现代主义根源的阐释。此版本不但包含了大量精彩的插图,更新了主要人物的传记资料和书目,附上了对关键主题、艺术运动以及个人的说明性短文,当前对佩夫斯纳的研究,增加了1914年以后的案例,详细介绍了佩夫斯纳生平和成就的传记等。
本书稿将四川麦宿黑陶艺术的发展放置在康巴藏区文化、格萨尔民间文化、德格手工艺文化的语境中进行梳理,以多民族文化融合、多种艺术类型共生的视域发掘麦宿黑陶其文化特征、艺术特点、造型手法、装饰内涵等,以民族学、艺术学的视角,从康巴藏族地域特征、民俗文化、生活美学、生活习惯、审美视野等方面入手,通过实地考察的原始素材,梳理黑陶
本书是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重要成果。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刺绣发展的基本脉络、课堂教学情景锦集、采风实践教学、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教学成果展览集锦、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作品成果汇编,对罗城仫佬族的有关文化刺绣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文化生态的挖掘,在突破常规传承的基础上,结合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