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阳明心学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对《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进行了全新的解读。作者从儒学的角度细致阐释了《西游记》的象征意义,这个角度是对《西游记》的全新解读,特别强调了《西游记》对儒家修身的指导意义。让读者可以从儒家修身的角度去重新认识《西游记》,观点新颖,发人深省。可以说,作者用浅近直白的语言,本着儒家思想
本书拟分十二章概略地讲述民间故事的范围和界限,民间故事的几种常见体裁及其代表作,民间故事的传承特点,民间故事在人民生活中的多种功能,故事体裁的叙事艺术、历史演变以及民间故事的采录与研究等。在内容上,力求讲清有关故事文学的基本理论,并注意吸收国内外故事学的新近成果来充实这些知识内容。同时,紧密结合正在大规模开展的我国民间
本书由上下两编构成。上编是有关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综合评论,其中有对民间文学生存危机的呼吁,有关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及从抓文化生态入手“活水养活鱼”的保护策略构想等。下编是对荆楚大地20余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个案考察,构成本书的主体。
本书以《楚辞》章节为依据,正文部分共分为17章,通过阐述《楚辞》各章节产生的背景、考证校补字词章句,以及校正文字这三大角度进行楚辞研究,旨在帮助读者能够读懂经典。校正文字这方面,作者通过对比各版本用字,尽可能推出其正字。本书底本使用的是《四部丛刊》洪兴祖《楚辞补注》本,引用古今诸家旧校材料,推陈出新,对展现《楚辞》流传
《苏氏诗集传》系宋代著名诗经学家、古文家苏辙所撰,约作于熙宁八年(1075)前。《苏氏诗集传》,规模整饬,条理明晰,体例独到,与欧阳修所著《诗本义》、朱熹所著《诗集传》等一道,堪称宋代诗经学研究典范。
《红岩》是在特殊岁月诞生的一部极具代表性的革命小说,至今都无法撼动它作为“红色经典”的地位。以《红岩》为取材内容进行改编与衍生的各类艺术形式在全国遍地开花,包括歌剧、话剧、电影、歌曲、曲艺等,其影响愈加深远。该书为重庆市文联和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发布的“重庆红色文化及历史人物事件主题文艺创作项目”。该书从小说《红岩》出发
《辛弃疾词传:醉里挑灯看剑》溯世而观,摘取词中之龙辛弃疾的三十余首代表词章,执笔泼墨,写就关于他的一段段前尘往事。或跌宕起伏,或铁血柔情,或山水清欢,或知音见采,读者翻开此书,旋即重新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与他一同成长,一同南归,一同在战场上厮杀,一同在山水里烂漫,一同寂灭,而后重生。
品读李白的诗,体验是美妙的。如云雾散尽,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似乎下有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月色与雪色俱在。若说这是无上体验,也不为过吧。在每个人寂寞的人生里,李白就是一道清影,他来过,划破了长空,留下了痕迹。
中华楹联文化既有外在的美感,也有丰富的内涵,每一副楹联都蕴含着创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因此,了解和学习楹联创作的基础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本书从楹联文化的起源出发,从创作规范,到实践应用,再到名人联句赏析,最后到自撰楹联写作,脉络清晰地将楹联文化的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共七辑,内容包括:甚是可以、作为北妹、道德新颂、息壤之歌、尤在镜中、花开阔绰、可以谈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