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财政部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78号)、《政府会计准则第1-9号》(财会〔2016〕12号、财会〔2017〕4号、财会〔2017〕11号、财会〔2017〕23号、财会〔2017〕25号、财会〔2018〕37号)、《政府会计制度》(财库〔2018〕3号、财库〔2018〕11号财库〔2018〕
本教材是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规划教材《税费计算与申报》的配套用书,按照工作过程,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来设计实训内容,全书用原始凭证表示,给学生以全真的感觉。分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两部分,单项实训部分以每一具体税种应纳税款的计算和纳税申报为主线,共安排了24个实训项目,与主教材相配套。综合实训部分以一个企业
本书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对学习领域进行学习情境的划分,即以具体税种为学习情境,以纳税人身份判断、税款计算、纳税申报为学习子情境,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为序,条理清楚,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本书以报税岗位的工作任务和纳税申报的工作流程为依据,营造职业环境,体现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的关联性,始终使学生明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书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根据最新税收制度的变化情况和近几年税收筹划实践的发展编写。全书共8章,分别为:认识税收筹划,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消费税的税收筹划,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其他税种的税收筹划,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财务会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财务会计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包括八个项目,分别为税法基础知识认知、税收征管法基础知识认知、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小税种税法。全书既包括纳税工作岗位与工作流程认知,也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主要税种的税法规定、税额计算和纳税申报。为利教便学,本书另配有教学课件等
本书以党的十九大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背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着眼点,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框架为目标安排全书的内容体系。全书根据财政基础理论-财政支出理论-财政收入理论-财政管理理论的框架设计相关内容,共计15章,反映了中国财政实践的最新发展,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财政经济领域的重要共识;综合国内外财政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关注。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再议,不仅是居民收入提高与费用扣除额不匹配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自身改革的需要。我国个人所得税“效率功能突出,公平功能丧失”,税收规模仍不能支撑公平功能的有效发挥。不利的税收征管和分类计征模式对公平功能的损害程度是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依据。个人所得税再分配
本书在对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变迁和城市化过程的考察基础上,运用财政分权理论,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和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打破产权逻辑,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财政管理,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导向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明确各级事权,适当上移基本公共
本书以我国现行税法和会计准则(制度)为法规依据,基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的原则,系统地阐述了税务会计理论结构和纳税基础;以增值税会计、所得税会计为重点,分述符合税法要求的各税种会计的确认、计量与申报;在会计记录环节,按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混合模式予以阐述。第13版根据我国税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的变化与要求主要做了如
近年来,中国税制改革一直在朝着现代税收制度的基本方向艰难推进,中国税制的增长型税制结构的特性需要一个能使中国税制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互轨制的根本性的税制改革,而这个根本性的税制改革的方向需要从税制结构的性质研究入手。 本书认为,税制结构转型是一个税制结构性质转变的过程,是税制结构性质转变基础上的税制优化。基于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