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本报告定位于中国创新人才,综合研判创新人才发展基础、规模、层次与态势。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的创新人才与创新战略”,系统归纳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
当下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丛生,能源转型紧迫,日本在环保、新能源等科技领域成果丰硕且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另一方面,在教育领域,2019年教育部提出建设“新文科”理念,文理工交叉人才培养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本教材将日语与前沿科技知识相融合,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拓宽语言
本书详述了21世纪(2001—20234年)每个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以年份为章进行划分,每章先简要介绍获奖者,再重点介绍获奖成果的内容、先进性及其价值。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全面了解诺贝尔奖背后鲜活的故事,快速理解跨学科的尖端知识,谙熟前沿科技,升级思维方式。同时,通过纵观21世纪诺贝尔化学奖的方向,我们也能够认识到,对于
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大学新生入学后很快完成大学英语四、六级学习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大学英语后续英语”的阶段随之延长,对特殊英语教材的需求也相应地在快速增长。《学术活动英语》是为适应这方面的需求而编写的。《学术活动英语》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8个单元,第二部分12个单元。第一部分以“听说”为主,围绕涉外
科技人力资源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人力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积极开发和高效使用科技人力资源,是促进科技人才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构建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础工作,对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报告系统论述了我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情况。全书共八章,主要测算了截至2022年
《课后全方位:科我要当科学家》讲述了科学的历史、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和科学道德观,里面还讲了许多科学家的故事,期望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孩子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本书是一套核心素养科普阅读丛书,目标是让孩子通过阅读系统性地获得数不胜数的知识,培养出受益终身的核心素养。整套书内容从数理化到史地生,从基础学科
《课后全方位:我会搞创新》讲述了前沿技术、创新实践领域内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让孩子了解创新实践的重要性,同时提供思想上的引导,引导孩子培养终生都能使用到的工程思维。本套书是一套核心素养科普阅读丛书,目标是让孩子通过阅读系统性地获得数不胜数的知识,培养出受益终身的核心素养。整套书内容从数理化到史地生,从基础学科到前沿科学
本书为“大学、知识、政策译丛”之一。本书作者卡罗琳·瓦格纳是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献计量学、科技政策,是目前研究国际科研合作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二十世纪是“大科学”时代。在战略竞争和激烈的经济竞争的推动下,各国政府对国家科学机构进行了大量投资,但是科研的巨大投入往往是一个国家无法独立承担的。
自17世纪以来,西方的自我意识、它与过去的关系以及它对未来的意识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因为认知价值一般都逐渐围绕着科学价值形成。科学不仅为理解世界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带来了一套新的价值观,而且还彻底改变了这项任务,重新定义了探索的目标。西方科学文化发展的这一显著特征,标志着它有别于其他科学生产文化。
本书精选《中国知识产权报》刊登的“专利转化运用在行动”专栏文章100篇,以专家署名文章、创新主体专访、地方工作汇总、数据展示分析等方式,权威深入解析《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的各项具体措施,全面宣传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梳理总结各方面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