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志书是对2023年12月以前在中国发现并已发表的食肉目中犬型亚目的化石材料的系统厘定总结。每个属种均有鉴别特征、分布与时代/产地与层位。在部分较高级阶元中并有概述,对该阶元当前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等做了综述。在部分阶元的记述之后有一评注,为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或编者对该阶元新认识的阐述。书中附有196张化石
恐龙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形形色色的恐龙有哪些不同?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巨兽如何填饱自己的肚子?它们又是怎样抵御天敌的?答案就藏在遥远的蛮荒时代。你想和我们一起去探索恐龙世界的奥秘吗?那就打开这本书,循着远古恐龙的足迹,穿越时空隧道,我们一起携手畅游史前时代!
本书以档案的形式介绍每种恐龙,包括恐龙的放大头像、相关物种信息,并附有特点介绍和化石照片等。全书按照年代划分,从三叠纪、侏罗纪到白垩纪,其中又以白垩纪的分类最细,包含了暴龙家族、窃蛋龙家族等演化分支的介绍。书中的恐龙都是所有恐龙中最著名或被研究得最深入的恐龙。在本书中,你不仅会遇到霸王龙等经典恐龙,还会遇到也许不够著名
由美和弘树是一对姐弟,两人因避雨来到了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并在那里结识了古生物学家古井博士。由美对恐龙化石嗤之以鼻,但古井博士却说化石很重要:关于恐龙,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所有信息都是从恐龙化石中得到的。为了让两姐弟更好地理解化石的重要性和古生物学家的工作,古井博士决定和姐弟俩一起变身化石侦探,穿越历史,以化石为线索,破解
你知道恐龙并没有灭绝吗?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会长出毛发?《侏罗纪公园》的真实性如何?古人会节食吗?这是一本讲述生命起源——化石和它们的秘密的书。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带 领我们来到偏远的挖掘现场,解释古生物学家们的工作方法,比如古生物学家如何通过舔来识别真正的骨头;同时驳斥传言,比如从来没有一块化石只用巨大的刷子就能挖掘出来
本书详细分析了新发现古生物化石产地地质背景,介绍了化石埋藏、赋存及保存状况,描述了化石的生物学特征,应用同位素年代学限制了恐龙(蛋)类化石的地质时代,在重新厘定岩石地层格架的基础上,重建了胶莱盆地白垩纪生物地层格架。应用地球化学数据,查明了化石微量元素富集规律及古气候演化标志,研究了胶莱盆地王氏期的古地理古气候环境。
本册志书为偶蹄目(下册),内容包括中国境内已发现且研究过的(截至2021年)鹿科与牛科化石,共计2科70属185种。科级阶元包括分类、主要特征、演化历史与地理分布等方面的论述;属、种级分类阶元均有较详细的厘定,包括异名录、鉴别特征以及产地与时代等,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注。书中附有插图206幅。
为适应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及大众科普科教的需求,编者在杨家騄和李志明主编的《古生物学实习指导书》(1993年第一版)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古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方法,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积累,编写了本书。全书共分10个章节,每个章节均对相应古生物类群的基本构造、分类体系和化石代表进行了准确细致的文字
葛利普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学家。1920年他应丁文江之邀来华,担任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主任和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葛利普以其卓越的才华和过人的勤奋,不仅撰写了大量关于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著作,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古生物学家,使中国古生物学从无到有,并为世所瞩目,堪称“中国古生物学之父”。本书共分三部分:上编为中
本册志书内容包括2022年以前中国已发现且系统研究过的奇蹄目犀超科(Rhinocerotoidea)化石,共计5科61属147种。书中介绍了犀超科的发展与现状、形态特征、演化与分类等方面内容,并简要叙述了中国犀超科的研究历史。科级分类阶元主要包括定义与分类、鉴别特征、分布与时代,以及相关问题的评注;属、种级阶元有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