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为万物彻夜生长》精选了江非141首创作于2021-2024年之间的诗歌,以及少数2021年前的代表作。诗集分为好的邻居柴木与斧柄剩余之物三辑,其中有具体的乡村生活经验,也有抽象的关于生命、死亡、语言、思想的思辨与诘问。这些诗纯粹、温润、质朴,展现了一位诗人内心的整一节奏。 作为自然主义代表诗人,诗人将眼光投
《唐诗三百首》为清乾隆间蘅塘退士(孙洙)所编,“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录之,入选唐诗体裁兼备,内容丰富多样,是流行颇广的唐诗经典选本,家弦户诵,影响深远。《唐诗三百首新注》为著名古典文史大家金性尧晚年大成之作,其注释“博而能约,浅而能切,通而能清”,通俗易懂,多年以来深受读者欢迎。本书在原《唐诗三百首新注
本书为“清人历代词选丛刊”之一种。由清代黄苏编选。黄苏,生卒年不详,原名道溥,广西临桂(今桂林)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人。其主要成就即编选有《蓼园词选》,通过选词与评词,从隐显两方面提出“思深而托兴远”“婉恻”等论词标准,既着力于推崇词体,又维护了词体本色,还起到救弊补偏的积极作用。其词学观点既受儒家传统词学
《贾岛集校注》十卷,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779—843),字浪仙,唐范阳人,中唐重要作家,苦吟诗人的代表。诗歌内容多写科举碰壁的失意和怨愤、贫苦窘困生活的哀叹、清寂之境和佛禅境界的感受,以及与亲友的唱和。风格清新奇僻,峭直刻深,《沧浪诗话》称之为“贾浪仙体”,在当时和后世都颇具影响。 贾岛集存诗约400首,因
该诗集收录了诗人近期创作的120首抒情佳作。步入老年的诗人,恰似一位在岁月长河中悠然漫步的智者,借由笔端,将内心深处那些被时光悄然封存的独特感触,毫无保留地倾吐而出。诗中,对往昔人生的深情回溯,每一个记忆片段都裹藏着岁月凝练的智慧与深沉思索,反省的笔触如同丝线,巧妙穿插其中,引领读者仿若亲身踏上那一段充满起伏与故事的人
《苏州全书》版《梦秋词(外二种)》收录汪氏后人家藏稿本《梦秋词》《寄庵诗辑》及上海博物馆藏钞本《寄庵随笔》。其中《梦秋词》计二十卷,收录词作起于己酉(1909年),迄于辛丑(1961年),计一千三百八十余首;《寄庵诗辑》收录诗作起于庚辰(1940年),迄于甲申(1944年),计六百余首。《寄庵随笔》曾由上海书店一九八七
本书是对同光体诗人黄懋谦诗作的整理汇刊,全书分为《存格斋诗钞》、《默园诗拾》及附录三部分,存诗400余首,以《存格斋诗钞》为主,辑补佚诗322首,细加标点,精心校勘,书末附录遗文、师友赠答及作者长孙黄以榦先生回忆文章《烛窗话诗》等。黄懋谦作为清末民初的文人,其诗歌风格深受同光体影响。黄懋谦的诗歌以清隽见长,其七言律诗尤
2024年诗歌年选以多元主题与多维视角,收录了包括莫言、西川等百余位诗人的作品,主题上,自然抒情、都市观察与科技反思(如柳宗宣《量子纠缠》)交织,既关注家庭关系、个体孤独等社会议题,又以荒诞意象(汤养宗《关于竹篮打水》)解构日常逻辑,展现诗歌对现实的深度介入,将人文关怀升华为时代情绪的切片。尽管编排逻辑与部分文本质量尚
《中国2024年度诗歌精选》由知名诗人梁平担任主编,系从全国文学刊物2024年度发表的诗歌中精心挑选而来,旨在检阅该年度诗歌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诗歌。书稿中既有诗坛前辈,也有不少活跃在当今诗坛的中青年诗人,且题材多样、诗风各异,或关注现实,或抒发悲欢,或慷慨激昂,各有
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