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苍耳先生中国当代诗歌评论文章结集。本书与中国当代诗歌嬗变的历史进程同步,既有对新诗潮的独到观察与剖析,也有对现代诗形式与技巧的探微与思辨,可谓作者近三十年诗学理论和批评实践的总结。
本书是解析《宋词三百首》的文学读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第二本。 本书是对《宋词三百首》一书的译注评,经作者毕宝魁数十年对宋词的研究,终成文。本书在体例上,分为诗人小传、原诗、译文、注释、辑评几部分,力求准确、完整和精当。《经典宋词三百首译注评》既可以作为高校选修课的教材,也可以供一般的宋词爱好者参考使用
廖书兰文学博士,祖籍江苏武进,出生台北,定居香港。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香港新界乡议局议员,香港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亚洲华文作家 协会香港分会会长,国际笔会香港中国笔会会长。曾任香港亚洲电视早晨普通话新闻报导员、历任香港学校朗诵节评判、民政总署赞助全港青年学艺创作大会评判、曾获广兴文教基金会奖学金、中华侨联文
本书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中西象征主义诗学自诞生至今的发展状况。重在进行中西象征主义诗歌文本的细致对比、分析和阐述,把中国象征主义看作是西方象征主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继而探索象征主义诗学的当代建构。从历时、纵向梳理维度,追溯西方象征主义的发展脉络,分析其理论基础;同时,从共时、横向对比的维度,考察中西方象征主义诗学在各个
本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对地方传说的传承情况展开研究,以流传于武汉的地方传说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典籍整理与传承、地方传说的传承状态调查、地方传说的传承人情况调查、景观叙事传承和产业化传承几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揭橥地方传说这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规律。
本书致力于研究中国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在晚清至五四时期的转型因由、转型面貌及转型路径。除对清末民初与五四时期家庭伦理观念的具体变化进行细致梳理外,本书还对这一时期小说中的家庭伦理书写做了详细的对比式考察,以便更宏观而深入地理解这三十年间小说中的家庭伦理叙事发生了何种嬗变,明确其间的承传与变异、温和与激进、新与旧杂糅的复杂
绿色新闻主要指以反映人们从事保护土地、森林、草原、能源、植树造林等维持生态平衡、提高人类生存环保意识的活动的新闻报道。本书是为高校新闻写作、新闻作品赏析课程编写的教材,本教材在新闻写作的基本理论框架下,主要从生态保护、新闻写作角度对一些典型的绿色新闻作品进行评析。全书分为八章,按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食品安全、动物保
明清之际岭南诗坛研究-广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本书是徐志啸先生所作的一本关于介绍北美学者对中国古代诗学研究情况的著作,主要内容有介绍代表学者及其学术成果、研究特点和方法,以及整体的学术成就、影响与不足等。该书着重阐述20世纪北美地区学者研究中国古代诗学的状况、特点、方法及中西诗学比较。具体内容包括:总体特点概况及文化背景分析;代表学者及其研究状况评述,涉及到陈世骧
中国乡土小说是中国新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新小说中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文体重镇。本书梳理了中国乡土小说研究自身的百年发展历史,总结经验,辨识其学术价值,推进其发展。中国乡土小说研究之研究,既是一种学术史研究,也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