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与郑克鲁主编的教材《外国文学史》第三版配套使用的外国文学作品选,所收作品尽量全文收录,只有少数作品是摘收。全书分诗歌、戏剧、小说与散文三部分内容。本作品选能够让学生充分汲取外国文学的精华,培养他们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并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外国文学。
在欧美,关于幽灵的传说历来有之,但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灵异小说(GhostStory)”却要晚至十九世纪初才正式出现,其原因可能与“小说”这一体裁固有的世俗性有关。 《幽魂岛》共收录欧美经典灵异小说十三篇,其中:《卢卡诺的乞妇》(1810)是欧洲很早的两篇灵异小说之一,《流浪汉威利的故事》(1824)是英国的灵异小说
20世纪以来,比较文学的发展备受争议,尤其经过批评理论的形塑之后,越来越脱离文学本身,从而陷入学科危机。当前重提世界文学观念,当为应对危机局面的尝试。如何理解和界定“世界文学”,已成为寻求新的世界秩序和文明格局所不可或缺的观念视野。重新打开理解“世界文学”的思想方式,乃是当今学术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为了共同探讨这一核心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3卷。全书总分为五章,其中解放前的文论研究为一章,解放后的文论研究分为四章。按照系列套书的统筹规划,该卷秉承套书的总体要求,注重原生态,竭力走进国外文论引介与研究的历史,以欧美文论、日本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俄苏文论为经线,以学人、学说、学刊为纬线,
《法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6卷。本卷结合具体法国作品、法国作家,分阶段考察了从一个多世纪以前开始,法国文学在中国所走过的道路,考察了中国的法国文学研究主题对法国文学家、作品所作出的阐释与研究。书稿脉络清晰、材料丰富,有助于中国的法国文学研究工作的推动。
《英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5卷。本书在全面梳理英国文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展示了中国的英国文学研究的脉络和主要特征,具体解读了各个时间阶段中国关于英国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方面的代表性著述,指出了这些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创新之处。该卷在总结英国文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该领域有
《美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4卷。本书系统考察和分析了百年中国的美国文学研究的脉络和重要成果,对学科史的源头和有关的学术与教学机构进行了梳理和阐释,时间跨越达一百五十年之久。本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借鉴计量史学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对学科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达到了
《外国文学研究的多维视野》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2卷,属于总论之二。本卷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多维视野中的外国文学研究约请国内学界在相关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撰写了12篇文章,分别从其熟悉的领域,如文学与宗教的跨学科研究、文学的社会学批评、世界文学的背景、文化人类学、文学伦理学批评、译介研究、后殖民语境、
《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1卷,属于总论之一。全书涉及近百年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问题:方法论和话语转型。书稿作者高屋建瓴地探讨了我国百年来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和话语转型问题,并对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全面观照和简明扼要的梳理,全面总结和
《欧美诸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11卷。本卷对除欧美五国(美、英、法、德、俄)等主流国家以外的澳大利亚文学、加拿大英语文学、新西兰文学、东欧文学、拉美文学、西班牙文学、北欧文学,以及古希腊罗马文学等在中国的学术研究作了系统而全面地整理,在书中详述了它们在中国的发生、发展与变革及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