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是基于扶贫基金会的以上实践。第一部分为四川大凉山的故事,反映的是通过集中投入资源解诀贫困乡村发展的尝试过程,虽然项目带来了很多改变,但是并没有达到堵住贫困漏洞这一主要目标。大凉山的实践说明,仅仅靠资源的堆砌是不足以解决乡村的持续发展问题的,乡村要持续发展,必须要发展产业项目,就必然要参与市场竞争,必须以市场为导
本书以中国蔬菜生产空间集聚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农业区位理论为基础,对蔬菜生产空间集聚形成机制及其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思路为:集聚理论分析一集聚的现状分析一集聚的形成机制分析一集聚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效应分析。对中国蔬菜生产区域分布的差异和空间集聚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蔬菜生产空间集聚的形成过程;
”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重大举措,关系到保障棉农合理收益和全国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也肩负着探索农产品价格市场形成机制的重要使命。2014-2019年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总体进展顺利,国内棉花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国内外棉花差价缩小,纺织企业效益有所提高
本书内容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党中央快策深意”,第二章是““三农’进入新时代”,第三章是“产业兴旺之福建解读”,第四章是“生态宜居之福建解读”,第五章是“人才振兴之福建解读”,第六章是“乡风文明只福建解读”,第七章是“乡村治理之福建解读”。外加“结语:乡村振兴,‘面子’和‘里子’都重要”和后记各一篇。
水产品质量追溯实用技术手册(“助力乡村振兴,引领质量兴农”系列丛书)
小麦粉及面条质量追溯实用技术手册(“助力乡村振兴,引领质量兴农”系列丛书)
1861—1871,在历史星河中格外耀眼。林肯、俾斯麦和亚历山大二世在各自的国家改革,铸就了自由的国度,也见证了强权新哲学的兴起。 美、德、俄三国的革命都以自由之行,方式却迥然不同:林肯要给予美国“自由的新生”,废除了黑奴制度,为美国跃居世界头号强国开辟道路;俾斯麦以“铁血”推行强权,统一了德意志诸邦,为统一德国的崛
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创建为充分利用认证认可手段,服务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大质量”认证联动监管机制提供了有力抓手。《美丽中国故事:国家有机示范区创建纪实(二)》主要围绕示范区的生态环境、创建过程、创建成果和辖区内的特色产品展开介绍,不仅展示了示范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政府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展现了示
2000年以前,新疆沙棘的总体情况是:沙棘处于野生自然分布状态,仅有少量的人工野生沙棘栽培,野生沙棘刺多、果小、产量低,经济利用价值不高,虽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没有良种、没有育苗和栽培技术,同时加工利用处于不完善的状态,无法形成沙棘产业和经济效益,导致政府、农民种植沙棘的积极性低,使得优良的沙棘树种在新疆生态建设
沙棘是一个生态、经济兼用树种,果实富含维生素、黄酮类等化合物200多种,被称之为“液体黄金”“维C之王”,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近年来,随着对沙棘营养成分的研究和新产品的不断开发,沙棘种植面积不断扩张,其在我国“三北”地区的生态建设和林果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地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与此同时,市场对沙棘良种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