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是为适应大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考虑满足其他专业教学要求而编写的一本中、少学时的通用教材。本书第一版于2006年出版,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读者的需求对内容做了一定的增删,以便尽最大可能既达到本科教学的要求又适合用作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参考书。《水力学》共10章,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基本原理包括
《高等院校力学教材:水力学内容提要与习题详解》是高等院校水力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其写作目的是帮助在校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加深对水力学基本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熟练解决水利工程计算技能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内容包括:绪论,水静力学,液体一元恒定总流基本原理,层流和紊流、液流阻力和水头损失,液体三元流动基本原理,有压管流,明渠均匀
本书以1996年以前黄河中游水沙变化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系统分析黄河中游近期(1997~2006年)水沙变化特点,剖析了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的影响程度,分析计算了黄河中游近期水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人类活动的减水减沙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黄河中游环境特征及近期水沙变化特点、黄河中游水沙变化水文分析、黄河中
《黄河水沙数学模拟系统建设与应用》是近年来黄河数学模拟系统建设成果的系统总结,反映了黄河水沙数学模型建设与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 全书共分四篇十三章,内容主要包括黄河数学模拟系统建设规划、系统支撑平台建设、水沙基本理论与模型库建设、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及应用、模型标准体系建设以及黄河数学模拟系统在黄河治理开发中的生产
《黄河流域水沙变化情势分析与评价》通过大量野外调研查勘、实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模拟等方法,在以往有关黄河水沙变化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黄河中游干流主要断面和主要人黄支流1997-2006年水沙的时空变化特点、暴雨洪水泥沙关系变化规律、水沙变化成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上中游大型灌区引水、水库调节和矿藏开采等典型人类活动
《水力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流体力学(水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A类)》编写的,讲授学时为40学时左右。全书共9章:绪论,水静力学,水运动学基础,水动力学基础,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流,明渠流和堰流及闸孔出流,渗流,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水力学》注重加强基础理论
《2008黄河河情咨询报告》重点对宁蒙河段防凌分洪对策、三门峡水库库区冲淤演变及桃汛期潼关高程主要影响因素、小北干流桃汛期永济河段漫滩原因、三门峡水库敞泄期水沙关系、小浪底水库库区冲淤演变及运用方式、黄河下游“驼峰”河段河床演变与平滩流量发展趋势预测等问题进行了跟踪咨询,同时,对黄河下游河南段泥沙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门峡水库1960年开始运用至今已有50余年,《三门峡水库泥沙试验与研究》较为系统、全面地对三门峡水库泥沙问题作了初步总结,是一本关于三门峡水库泥沙的专著。本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主要专题试验结果,同时对各个阶段泥沙问题及专题作了点评。通过总结,我们认为,在规划、治理多沙河流时,应当多从全局考量,尤其要研究修建
《长江干流水沙调控理论及应用》系统介绍了河流水沙调控的理论、技术及工程应用,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研究背景,介绍了水资源开发的现状及趋势,水沙调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章为水沙调控的基本理论,包括水沙输移特性、调控原理、关键理论及技术等;第三章为水沙调控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格式和方法等;第四章到第七章
向文英等的《工程水文学》按照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专业最新教学大纲编写,内容包括河川径流、水文统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年径流量、设计洪水径流、设计枯水径流以及降水径流分析与小流域暴雨洪水的计算等,并附有水文计算的基本用表,内容新颖,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工程水文学》为高等院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本、专科教材,并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