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华岳主编的《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2版)》按照近年来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课程教材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努力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重要理论品质。在系统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着重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贡献;力求以科学的实践观点作为基本线索,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程练习册》力求突出以下特点:第一,试题量大,覆盖面宽,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第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和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第三,努力反映当今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以及学术界研究的新成果,使其具有新鲜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使用本练习册学习“
阎孟伟编著的《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野中》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青年名家文库》丛书之一分册。《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野中》力图从哲学本体论、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作比较系统的阐述。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实践哲学的本体论诉求》主要阐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论内涵;中篇《实践哲学视野中的历史哲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18讲》作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的辅助教材,主要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部分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18讲》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研究的特点,一是坚持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书中所讲的十八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也都是教学过程中学
《诠释与澄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理解》主要收录自《学术研究》今年来陆续刊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30余篇。分为四个部分:本真精神与当代价值,逻辑体系与基础问题,研究方法与解读模式,历史对比与当代会通。四部分内容集合了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足以代表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本书是为适应高等院校非哲学类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2002年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书中进一步反映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成果,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
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不是局限在正义本身的范围内,仅就“正义”而谈“正义”,而是深入正义问题背后,探究其后的物质生产根源与经济社会动因;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正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念,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同样会发生变化甚而退出历史舞台,因而要真正解决正义问题,必须超越正义观念的社会土壤,探究正义之后更加辽远的社会历史空
本书承袭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根据马克思本人的相关论述,对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和社会正义问题做了深入探讨:从隐含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道德元素出发,考察了对马克思道德观的各种解读,得出马克思是以致力于平等自由*化为核心的混合义务论者的结论;运用当代元伦理学证明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在总体上是相容的,批驳了认为马克思主义与道德不
本书是对张奎良老师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所发表的部分论文的收录,书中选取张老师在异化思想、辩证法理论、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等方面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论文。书中论文按照发表年代排序,呈现出了张老师整个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这种跨世纪的学术研究不但是对张老师本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呈现,同时也在某种程
全书四篇结构,展现了四个主要创新点:第一篇,首先开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首倡借鉴与超越苏联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创建中国马克思学、列宁学,作为综合创新的首要源头活水;第二篇,力求重新开掘西方哲学的原创性,作为反映近现代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也作为综合创新的异质源头;第三篇,力求重新发掘中华民族哲学的原创性,重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