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是儒学文献的大型丛书,是儒学文化及其历史的集中反映。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最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本册隶属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收录
目前学界、包括儒学界充斥着对儒学的种种误读,其中之一就是将儒学与现代性对立起来,以至用所谓“儒家传统”来抗拒现代文明价值。其实,儒学本然地蕴涵着现代性。儒学的现代性不仅源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而且基于儒学自身的基本原理,即“仁一义一礼”的理论建构。这个原理要求根据正义原则(义),包括超出差等之爱而追求一体之仁的正当性原
本书的主旨即是结合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理论诉求,以原始儒家文献为中心,对儒家思想中蕴含的生命伦理思想的探究。本书认为儒家视野中的生命不同于现代语境下的生命概念,儒家对生命问题的阐释具有特殊的言说方式、遵循着特有的一套概念系统,本书首先对儒家言说生命问题的这一特殊方式和概念系统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书以原始儒家文献为中心
《情感与秩序: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中心》立足于对儒家现代性困境的认识,试图回到儒家思想的原点时代重新思考儒学究竟是什么,以及它对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类根本性问题,认为先秦儒学始终坚持以生活、以人伦日用为立足点,强调人伦关系的常理常情,重视现实生活中的人伦日用的秩序构建。因此,先秦儒者追求在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礼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是《四书》中篇幅较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富意蕴、具理论和见气象的著作,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中庸全鉴(典藏诵读版)》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
本书是国学专家、易学专家张其成教授全方位解读《周易》的通俗读本,一本书学《周易》从入门到精通。 本书在广受读者欢迎的前一版本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修订,增加了较长篇幅,包括译文和讲解等内容,对《周易》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作了解读,解得透彻,解得详细。在每一卦后,都对卦象内容作了总结,揭示周易卦象中所蕴藏的古老智慧,帮我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况的著作,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典籍,是研究荀况思想和先秦各派学说的重要资料。荀子的思想兼容百家又独具一格,与孔、孟相比,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荀子》内容涉及仁义礼制、立身行事、为学修身等各方面。所以,读《荀子》不但可以了解荀子的思想精华,也有益于人良好修养的塑造。《
对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正本清源的分析梳理为“元”,通时达变、联系时代问题为“亨”;鲁迅说内弗失固有之血脉为“元”,外不落后世界之思潮为“亨”,故本书所论可称为“元亨论”。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基础篇,澄清诸多对儒家思想的扭曲丑化,解答儒家究竟是什么,揭示了儒家体系固有的锋芒锐气。指出儒家核心理念不是压制,而是张扬
本书遴选了《论语》精华部分,精心编撰了此本《论语全解》。本书分为四大部分,即原文、注释、译文和圣人的智慧。这四大部分相互联系,注释、译文是对原文的意译,使其简单易懂;圣人的智慧则是以原文为基础展开的评论,其中有幽默生动的故事,也有发人深省的寓言,更有从孔子言行中悟出的生活感言。为了便于展开圣人的智慧,书中将原文相关章节
《读古人书》系列选取我国古代对历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典籍,以选本的形式呈现每一种典籍所蕴含的思想智慧,采用原文注释译文解说的新颖结构,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亲自执笔,使读者如同亲临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经典读书课,真正无障碍读懂古人智慧。《读古人书之<韩非子>》出版后,广受好评。 《读古人书之<孟子>》是本系列第二本,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