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杜鹃兰的重要价值及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作者课题组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历经数十载,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构建,基本弄清了该物种野生资源的濒危机制,并初步建立了其种质保育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本书不仅丰富了杜鹃兰资源研究的科学资料,同时也为研究拯救兰科濒危物种提供了科学借鉴。全书共分八章,从
本套书面向10岁以下的儿童读者,搜罗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们在实验中手脑并用,和我们一起进行有趣的科学实验,对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有一个真实的认知。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选取了诸多实验中极具代表性同时具有可操作性的编辑成册,让科学实验走进读者的生活,培养孩子从小亲近科学,热爱科学的素养,提高科学素质,同时可以
“中国东南沿海植被书系”是我国第一套区域性的植被志丛书,书中对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东南沿海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植被类型等进行分门别类的阐述。《江苏植被志》反映作者团队20年来对江苏植被的调查研究成果,包括国家重大基础专项“苏北海岸带植物功能特点及其环境效应”等多个国家课题的研究成果。书中
本书以气候变化剧烈且影响严重的寒温带落叶针叶林优势植物兴安落叶松、暖温芾落叶阔叶林优势植物蒙古栎和典型草原建群植物克氏针茅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物候对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和氮沉降量等多环境因子的响应和生理生态调控机制,提出了物候变化的全气候生产要素概念,明确了物候变化的全气候生产要素阈值,丰富了对物候响应环境变化的认知。
虫霉既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重要自然因子,也是研究生物协同进化的理想材料。本书是中国第一部虫霉原色图志,共有两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虫霉的形态特征、虫霉的生物学、虫霉的生态学、虫霉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虫霉的分类与鉴定、虫霉的采集与观察、虫霉的分离及虫霉的世界分布;第二章采用国际最新的虫霉分类系统,系统地介绍广东南岭虫霉的种类
南宁市第三中学是广西百年名校,校区历史悠久,校园内草木繁茂,芳华相继,令人流连忘返。每一株植物在岁月的轮回里见证了南宁三中师生的成长,成为校园记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书收录南宁三中校园内的代表性植物约30种,每种植物配以照片及科学简介、手绘植物与师生故事、有关植物文化的古诗词鉴赏等,让读者从南宁三中的植物介绍中,读
车八岭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本书为车八岭保护区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合作,共同开展苔藓植物多样性调查的研究成果合集,对车八岭保护区内约200种苔藓植物物种的特征、鉴定依据、分布情况等信息进行描述,并附苔藓植物野外生态照片,部分物种提供显微照片或线条图。考察范围沿海拔梯度覆盖了保护
本书为博物学家苏柯仁关于中国,尤其是上海地区动植物的随笔,最早以每周三期的频率连载于《字林西报》上,1939年出版单行本。该笔记语言平实自然,内容引人入胜,是了解上海地区动植物的绝佳入门读物。本书除对该单行本内容进行了翻译整理,还将苏柯仁好友E.S.威尔金森《上海鸟类》《上海观鸟月历》二书部分插图摘录于书前,以作为上海
本书收录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373种重要代表物种,以期反映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概况。书中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名称、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国内分布、原产地信息、入侵历史及原因入侵危害等相关信息,并对每个物种配以代表性的彩色照片,最大限度地反映外来入侵植物的鉴别特征。
本书收录福建常见植物100属100种,按APGIV系统分类以科为纲排列,介绍了100属100种有代表性的野生植物,对每种植物的花部结构进行解剖,附有精美的解剖图,并标注各个部位的重要识别特征,构建了花部模式,对植物进化、形态发育和作物育种等领域的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