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郭隆寺志译注、郭隆区域文化研究、附录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记述郭隆寺的创建缘起和创建者的生平事迹,阐述了第四十一任堪布的弘法业绩,与周围部落和郭隆寺的关系,以及郭隆寺的章嘉活佛、土观活佛等高僧与中央王朝、西藏地方政府的密切关系等诸问题。同时,也介绍了郭隆寺与其周围施主庄园之关系。第二部分研究内容由郭隆地区总述、
本书详细记述了八思巴一生对包括西藏地区在内的中国历史的发展所做出的多方面有深远影响的重大贡献。在宗教方面,他以渊博的佛学知识赢得了以忽必烈为首的元朝皇室的信赖和崇敬,通过他杰出的宗教活动成功地使当时的蒙古皇室接受了藏传佛教。在政治方面,他顺应历史潮流,用毕生的精力促使西藏地方和广大藏族地区归附元朝中央,他和忽必烈开创的
本书是早期佛教论典,共十八品,所使用的经分别、对法分别、问分、论母等,都是早期佛教论典形式,缺点是繁琐重复,所以文中大量使用删节号。本书以巴利圣典协会本为底本,参考日译本和其他汉译本,这部论把南传上座部经典的基础理论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论述,为学术领域研究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本书以“日本大谷大学藏刻本”为底本,参校“续藏经本”;书前有一篇“整理说明”;《成唯识论》原书分十卷,故《证义》也是十卷,另第一卷前有王肯堂的一篇“自序”;十卷主体内容体例为:《成唯识论》原文,王肯堂的“证义”,脚注中的“校证”文字;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校勘,根据文义细分段落,人名下加横线,尤其是考证出“证义”所引用的
这书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领会由浅入深作系统性的整理,全书主要分四个重要部分:第一章介绍基础佛理,包括缘起、三法印、四圣谛等教概念。第二章突破过往对佛教及生活的思维框架,学习实践佛理。第三章以一般人容易明白的例子,剖析对佛教基础义理的科学体会。即使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佛教的恒久智慧仍有助改善我们的精神生活。第四章讲述佛
(国新出审[2021]1803号)《解深密经》是重要的佛教经典之一,对整个佛法进行了判释。该经乃佛教瑜伽行派的根本经典,古来汉地有四次翻译,其中玄奘法师的译本影响最大,现在又有韩镜清先生译本。古来以圆测法师的疏释为最重要,现在也有不少解释,以演培法师的《语体释》和林国良教授的《直解》最著名。本书的讲解主要是站在唯识古学
本书分为一山一宁研究、观音文化研究、居士佛教研究、佛教理论研究、佛教人物、佛教文献研究、禅宗研究、佛教艺术研究、其他研究等专题,共收入十几篇文章,反映了学术界近期的动态成果。本辑收入的论文,包括《元朝赴日正使一山一宁禅师及其在日本事迹》《因德称义·姻缘加持信俗融汇:清代文言小说中的观音感应书写》《民国期间发生的居士能否
本期《戒幢佛学》收录论文内容广泛,包括佛教义理研究、宗派思想研究、佛教文献文学、佛教历史、佛教与社会生活等丰富议题,相信能为所内外读者拓宽研究视野,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的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喜饶嘉措大师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藏族佛学大师、文学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及藏汉文化交流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大师终身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进步,是二十世纪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促进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楷模,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称其为“爱国老人”,习近平总书记赞营喜饶嘉措是藏传佛教界爱国爱教
本书是关于明代凤阳府佛教的专题研究。作者认为明代凤阳府在继承前代基础上,有一定发展和自身特色。其寺院的时空分布,主要受地区性的社会、经济、文化、交通环境、民风民俗、方志数量及编票朝代等因素影响。本书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明代凤阳府佛教发展的总体特征:一、祥明的明代宫廷佛教色彩;二、佛寺兴废是明代准河流域社会变迁的折射;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