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于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
2001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6号公布根据2002年12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0年1月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23年12月1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第
本书为社科院大学的教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范畴、基本原则、法治建设的目标与价值追求、战略地位与战略举措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法律运作体制中的具体展开进行阐述。该教材为法学专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所使用的教材,其内部不仅包含了法理学、宪法学、
近年来,作为“互联网+”医药健康产业的有机融合,网络药品交易已逐渐成长为医药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监管机构设置变动频仍、权限配置飘忽不定,立法顶层设计留有空白、政策调整频繁反复,以及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尚未建立成为制约网络药品监管的重要因素。这背后,既源于网络交易的“链条化”“无界性”“虚拟性”
本书分为基础和实务两大板块。基础部分讲解基础理论;实务部分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分别讲解商品与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以及行为税。第5版具有以下特点:(1)突出重点和难点。每个重要知识点都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税务师考试的真题相关联,揭示了税收业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清晰实用。(2)强调实操性和时效性。本书每一个知识点都与税收法
《网络传播法导论》从两个板块(即网络本体法和网络关联法)、三个维度(网络传播与国家、网络传播与社会、网络传播与公民)出发,全面阐释了网络传播所面临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以及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应对之策。具体而言,全书主要由网络传播与国家安全、网络传播与社会秩序、网络侵犯名誉权、网络侵犯隐私权、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等内容组成。作者对上
哈尔滨是中国共产党解放并建立巩固政权的第一个大城市,哈尔滨解放区是中国共产党从农村政权建设向城市政权建设、由区域法制建设向国家法制建设转变的重要实验基地。本书以哈尔滨解放区法制建设为中心考察中国革命法制“从农村到城市”的发展历程,探究城市解放区法制建设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在规律。本书除引言外,分为三
《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例裁判要旨通纂》一书,在对既有刑事指导案例进行遴选的基础上,提炼出对于刑事审判具有指导意义的裁判要旨。因而,它不同于以往的指导案例汇编性著作,更突出了从指导案例中提炼出来的裁判要旨。可以说,裁判要旨是它的关键词。 本书在提炼裁判要旨时,注重对应于案情及裁判理由,同时又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从而做到“源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得到高速发展,至世纪末,上市公司数和市价总值均已居新兴市场第三位,对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和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企业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证券法亦是随着证券市场而产生发展。本书为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规划教材,由华政经济法学院的几位老师共同参与撰写
民法是什么?民法如何变化?本书追溯民法起源,梳理民法演变,探究民法本质,从“公法与私法划分”之争、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民法立法理念的选择、民法历史演变的路径、民法意旨的探求、民法如何规制人及其生活等问题的分析解构之中,读懂民法这部“权利的宣言书”“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