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清代晋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土地利用驱动机制与环境变化生态响应三部分,内容包括:区域自然环境与开发基础、清代晋北地区的土地关系、明清晋北地区土地登记制度与田赋地亩的形成、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等。
本书结合钱学森先生沙产业理论,立足内蒙古沙漠面积大,水资源不平衡的生产实际,形成了较有成效的沙产业发展实践。全书分为钱学森论沙产业、钱学森沙产业理论探索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钱学森沙产业相关论述和书信,提出了相关主题。第二部分又对沙产业理论、沙产业建设和内蒙古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总体来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著作。
本书是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及时保存城市历史,组织相关部门整理的2001-2017年广州市海洋与渔业志。该书全面系统,真实客观,翔实记述与图片纪实,反映了广州市海洋与渔业的资源、海洋经济、现代渔业、资源保护、渔区建设、公共服务、科技教育、行业管理、人物事迹与发展规划。全书分为8章,包括海洋与渔业资源
本书主要介绍农产品标签标识的含义、起源、类型、发展和意义,国内外现存农产品标签标识法规及标准概况,并提出了标签标识法规发展方向。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2020年中国农业对外投资总体情况分析、2020年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分布情况、2020年中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农业投资发展情况、2020年中国农业对外投资产业分布情况、国内对外农业投资情况分析、对外农业投资企业情况。
本书分为“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文件”“部门文件”“地方文件”三部分,包括《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表彰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的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部门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健全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机制建设的意见》等内容。
本书将在总结提出参与式援藏的定义、客观评测目前西藏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汲取国际参与式援助有益经验基础上,根据西藏的固有特点,探索适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适合农牧区特点、符合农牧民自我能力提升需要的参与式援藏路径,同时,提出提高农牧民参与度的相关配套政策,最终构建能够有效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参与式援藏模式。
本书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系统研究,并且提出了“三加一”创业教育模式,认为应该发动乡村“坚守者”通过生态循环种养殖的创新创业行为方式来促进城乡融合,并且因此带动乡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党建绿色“创新创业”产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模式,倡导通过党建团建、其他社会力量的深度参与以及乡村“坚守者”的绿色创新创业行为推动乡村振兴,对推
本书通过梳理、分析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南街村依托集体经济实现崛起、江苏华西村的新农村建设奇迹,剖析了中国农业产权制度的演进历程和存在的问题,从六盘水的产权改革和乡村振兴实践来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道路的理论与模式,探讨如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
本书的研究内容包括5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业科研体系及其管理机构、科研经费及其分配机制;介绍了省级农业科研资源情况;分析了最重要的农业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的科研资源情况;梳理了中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现状;探讨未来中国和盖茨基金会在农业科研方面的合作机会和合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