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次鹤亭送人蜀原韵并志别甲辰、北京会馆赠冯稚香、自北京归,渡江望琅山有感,简保少浦、将之蜀,归舟中见琅山有数时之久,作一律简少浦、巫山行、登日本布引山观雌雄二泷甲寅等。
上彊村民先生尝选《宋词三百首》,为小阮逸南馨诵习之资;大要求之体格、神致、以浑成为主旨。夫浑成为遽诣极也,能循涂守辙于三百首之中,必能取精用闳于三百首之外,益神明变化于词外求之,则夫体格、神致间尤有无形之沂合,自然之妙造,即更进于浑成,要亦未为止境。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经典读本:唐诗三百首今译》,我们对其中的每一首诗都先加注释,再作今译,最后再加说明。凡每首诗中引用的典故、史实以及难以在今译中表达的词语,均加以详明的注释,注文力求广征博引,言之有据。在注释时参考了前人和时贤的许多注本,但有些地方也并不囿于成说,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进行今译时,
绝句是一种短小精练的诗歌形式。说短小是因为它只有四句,五言20个字,六言24个字,七言28个字;说精练则在于它可以在如此简短的字数内,表达极其丰富的内容。大凡人生的酸甜苦辣,社会的家国兴衰,自然的花鸟风月,都可以适当地表现,甚至论诗评史,进行文学批评和史学评论。
本书是一部融文学艺术与科研学术于一炉的文学与理论著作,分为上篇“科研课题篇·核心素养培养研究”、中篇“科研课题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下篇“文学艺术篇·诗海泛舟”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刍议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关系、浅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等。
《近处的灯火远方的河》是诗人张洪艳的一部诗集,分为“我们更像农业时代的邻居”“盼望你的牛羊冲出栅栏”“我的心跳里安插了风暴与叹息”“近处的灯火远方的河”,诗人立足具体的生活,心怀宽广而笔触细腻,通过对日常事物的观照,体现了诗人高邈的精神世界。
本书是诗人卢山的一部诗集,以西湖边的宝石山为主要对象,描摹了自己在宝石山边的生活,书写宝石山上的一草一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追慕,对生活的珍惜,对人生的热爱。诗集共三辑,收录了作者“二十七岁谋生杭州”以及“三十三岁远赴新疆”这个人生阶段的80余首诗。第一辑“宝石山居图”,主要写作者在宝石山下的生活日常与精神图谱;第二辑
《春山空静》是诗人段若兮近年创作的诗歌精选。段若兮的诗融硬朗阳刚的铿锵与温婉摇曳的柔和于一体,这些诗既立足于个人经验,又有不断向事物敞开的广阔视域。她既写细枝末节,又不避宏大之词。向外观照则随物赋形,体现了诗人极强的消化能力;反观自身则不惮于自我剖析,以冷冽、锋利的笔触,烛照精神和灵魂。
灯灯、阿华、唐果、唐小米四位优秀的女诗人的诗歌合集,收录每人诗作40余首,以及一人一页抄诗的手稿。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位诗人都参加过《诗刊》社组织的“青春诗会”,在她们的同代人中属于佼佼者。诗集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阿华辑:松诺的困惑”,第二部分“唐果辑:实验”,第三部分“唐小米辑:光阴记”,第四部分“灯灯辑:风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