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编著的《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一书即将由中国金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为更好地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从2015年开始,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原货币政策二司)组织人员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情况编写并出版年度中英文双语报告,供国内外市场参与者和研究人士参考。 本报
《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调控交互影响机制的研究——基于宏观金融的视角》通过构建宏观—金融模型,利用利率期限结构和货币政策的动态关联关系,研究了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对我国国债收益率和风险溢价的影响,以及利率期限结构、风险溢价对货币政策实施和传导效果的反馈影响与作用机制。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表明,单一的货币政策无法实现金融稳定,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亟需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在此背景下,本书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搭配机制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明细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在逆周期金融风险调控方面的差异,提出了两类政策协调搭配的可行机制,检验了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信贷传
本书构建模型,阐释汇率制度选择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本书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不可能三角假说理论基础上,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探索在不同汇率制度下,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和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利率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影响。 本书创造了新的四重奏框架,即一国在开放经济环境下面临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开放和货币
为加大人民币在东盟使用成果的宣传,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力,为人民币在东盟区域化发展提供观察窗口与对策调研载体,广西金融学会组织编写了《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2020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2020年)》主要回顾了2019年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取得的新进展,介绍了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的相关政策、新
负利率这一全面改变世界经济与金融生态的历史性现象是经济与金融关系的“倒转”,堪称五千年来所未有。本书从理论上剖析了负利率现象发生的根源,勾勒了其从源头到蔓延的图景,并从负利率对当代西方经济社会的侵染、对老龄化社会中社保体系的威胁、对数字货币等经济新趋势的作用,以及对国际格局的冲击四个方面,揭示了负利率现象对世界的影响,
本书构建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由浅人深、各章节自成一体又层层递进的货币银行学体系。全书紧紧抓住货币银行学这根主线,从五个方面安排了十四章内容:(1)货币及其价格利率的基础知识;(2)金融机构(组织)及其经营体制;(3)金融机构(组织)活动场所——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创新、影响金融资产定价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期限和风
《DK货币金融百科(全彩)》内容简介:《DK货币金融百科》一书旨在探索货币运作背后的科学。如果世界是一台机器,那么货币就是维持机器运转的燃料。《DK货币金融百科》涵盖货币运作的方方面面,包括货币的演变、金融市场及制度、政府财政、公共资金、个人理财、投资品管理、数字时代的货币等,为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本书通过精美的信息
本书此次修订是在版的基础上,根据用书院校师生和读者的建议和反馈,对原有内容进行的修改、完善、补充和提高。经过本次修订,教材的内容将更加完善,更能体现内容的适时性,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本教材系统地讲解货币金融学的基础知识,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用基本经济学理论帮助读者理解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管理、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以
本书研究了国家规模与增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货币联盟的背景下国家规模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作者采用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模型相结合的跨学科方法,得出了国家规模通过对一国的经济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增长速度的结论,而这一影响是负、中性或正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一国贸易所处的国际环境,依赖于资本、投资和移民流动。除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