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10首弦乐四重奏作品,其中中国作品6首,外国作品4首,选曲具有“经典+流行+红歌”的特点。编曲以管弦乐队的思维,从作品的内容需要出发,让每一件乐器的表现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展示,同时也避免了这类作品过于突出第一小提琴声部而造成的音响单调的问题。书中收录的每首作品都附有详细的演奏提示,除了适合在各种场合演出外
我国是音乐文化极其丰富的国家,并且中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民族音乐是由人们口头创作出来的,凝聚了独特的地方特色,也反映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体现了中国式的韵味和意境。在新中国建立后,许多优秀作曲家以民族民间曲调为素材,创作了更多的通俗流行歌曲。其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适合以手风琴这种功能较为全面的乐器
由乡村音乐人孙恒发起的“爱故乡·村歌计划”,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音乐为途径,以村民为主体,组织开展参与式集体创作村歌活动,力图在每首村歌的创作中,将中国村庄独特的自然、人文、历史以及村情、村景、村民等融为一体,打造出一批乡土气息浓郁、音乐特色鲜明,积极抒发村民对家乡的热爱,全面表达村民不断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风
詹永明教授主编的《陆春龄笛乐艺术经典作品集》开创了整理、研究陆春龄笛乐艺术之先河。集中收录了陆先生的8首竹笛经典作品,5首代表作品乐队总谱。此外,书中分为佳作赏析篇,意指陆先生代表作品介绍于演奏提示;任务评传篇:陆派笛乐相关评论文章选编。陆春龄不论在笛子演奏的领城或是在整个中国乐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逾半个世纪的笛子教
本书是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史玥专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二胡曲目编配扬琴伴奏之后而形成的一套新颖教材,本书为第2册,共有《贵妃情》等10首作品。10首二胡作品基本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很好的舞台演出效果,深受听众欢迎。用二胡曲目编配扬琴伴奏,并以此为扬琴训练的教材,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实用性,在作品的学习
本书是一部协奏曲作品,这部作品为钢琴独奏与乐队总谱的形式,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姜万通老师于2016年为钢琴与管弦乐队创作的协奏体裁作品。本首乐曲采用了新疆民歌《一杯美酒》作为基本的音乐素材,作曲家在创作中运用了变奏、引申、派生、展开等手段,将其发展成一个既有西域风情又有恢弘气势的钢琴协奏曲。作者对于该曲还进行了文字“简析
本书是一部整理、研究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小调的作品,是在20世纪80年代编辑的《中国民间曲艺音乐集成?甘肃卷》中嘉峪关资料本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乡村文化田野调查的最新成果编纂而成。全书按主题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新词类”“生活类”“爱情类”“传说故事类”“其他类”,共收录小调作品200余首。这次搜集的嘉峪关小调,
音乐教育专家们通过反复讨论与实践,找到了一个新型弹拨乐器(四弦),用它弹唱古诗词、各地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及戏曲作品。该乐器结合了琵琶、中阮等民族乐器的优点,上手简单、旋律优美,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民族传统器乐的魅力,还可用它弹唱各类民族、民间特色音乐及作品。学生们通过用它弹唱古诗词、童谣等,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还实现了
“叶小纲作品选集”系列图书,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创作。该系列集中且全面地展示了叶小纲各个时期的经典创作,并附有作曲家各个时代的照片。作曲家有三首署名《冬》的交响乐形式的作品。这首《冬》作于美国的Buffalo,表达了作曲家刚刚到美国生活以后的异样甚至晦暗的心情。该作品2001年曾被德国Saarbrucken广播交响乐团录成
本书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追根寻底一探究竟——十番音乐的源流与特征、敲敲打打锣鼓喧天——清锣鼓、吹拉弹打余音绕梁——丝竹锣鼓、循序渐进齐心协力——合奏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