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科普原创“自然笔记丛书”之一,是一部讲述野生地鸦的工作纪实笔记。全世界有四种地鸦,均生活在中亚荒漠地区,属于极度耐旱的物种。其中两种分布在中国西部,分别是白尾地鸦和黑尾地鸦。本书着重介绍了生活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鸦。这种地鸦被当地人俗称为“沙漠鸟”,由于沙漠腹地的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它们特别喜欢在塔克拉玛干松软的沙
本书介绍了影响雌性选择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理特征、行为和雄性基因质量等;并通过多种例证,包括昆虫、鸟类、灵长类动物和人类,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如何塑造我们对雌性选择的理解以及雌性选择在自然领域的运作方式,为雌性选择理论在人类配偶选择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启示。
本书以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工程的开发建设及运行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鱼类栖息地的特征,构建水动力模型,分析研究分汊河道的水动力特性,阐明江心洲洲头分汊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枢纽建设前后生态水文情势及生态流量分析等。
《二十四节气观鸟笔记》根据作者6年的观鸟经历,忠实记录了广州二十四节气的常见鸟类,以及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成长和感悟,从艺术到科学的交融,从观察到思考的蜕变,追溯古代鸟类活动记载,探索人类、鸟类、传统节气和农耕文化之间的关系,宣传鸟类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多年来,名修一直坚持参与鸟类保护的公益活动,风雨无阻,几乎跑遍了广州
《秦岭朱鹮》以秦岭与朱鹮关系为主线,分七个章节介绍秦岭地理气候条件、我国保护朱鹮成效及朱鹮相关文化现象,探讨朱鹮与人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作者从科普视角,通过百余张照片及手绘图,细致介绍朱鹮的羽色变化、择偶特点、雌雄分辨、育雏过程、觅食范围方法、集群游荡等知识,是自然爱好者和旅游者了解朱鹮的科普读本。
夏天,在潮湿的芦苇丛里,一群燕子飞得很低。它们开始捉虫子啦!秋天,乱哄哄的大迁徙开始了!鸟儿们开始考虑飞到暖和的地方过冬。椋鸟、山雀和雁子通常会组队迁徙!鸟儿们聚集在树上或高空输电线上。你甚至会觉得它们正在“焦虑不安地”准备上路。随着温度日益下降,它们知道冬天就要来了。对鸟儿来说,那就意味着食物更少,白天更短。这群鸟儿
本书从自我意识与心理理论、实用工具、学习和记忆能力、语言与沟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5个方面,以多种动物为例介绍动物的智慧。长久以来,人类在所有其他动物的屈服中觉得自己站在宇宙的中心。但是人类是否真的确信自己是最强大的种族?如果我们将智慧理解为适应环境而生存的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记忆能力、自我意识或是一种有效的沟通系统,那
本书记录的脊椎动物除了生活在山林中的野生动物外,还包括部分活动在九龙山周边水域的水鸟等动物,共计4纲27目60科118属18种,其中,哺乳纲6目8科10属11种、鸟纲18目44科93属152种、爬行纲2目5科11属14种、两栖纲1目3科4属4种。每种动物介绍由文字和图片组成,文字描述了动物的中文名、学名、英文名、部分形
本书是一部关于“电影里的动物”的书,作者是个影迷,也是个动物迷。书里包含了各种各样好玩的冷知识、异想天开的脑洞、好莱坞大片的片场八卦,不仅梳理了漫威系列电影、迪士尼公主影片以及《疯狂动物城》《哈利·波特》《侏罗纪世界》等经典作品中出现过的各色动物形象,而且细致生动地讲述了它们在现实中的特征与生活习性,为读者带来了精彩纷
本书揭示了在一个“野生”本身被误解、商品化和被消费者热捧追求的世界里,我们失去了什么。两个世纪前,北美人的饮食构成中,近乎有一半是需要在野外觅食、狩猎或捕获的。今天,所谓的“野生食物”正成为昂贵的奢侈品,在顶级餐厅中成为富人独享的盘中餐。本书以一种兼具深思熟虑与勃勃雄心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野生”食物,及本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