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非纸质典籍以种类多、历史久、载体多样而独具优势,是云南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一宗重要文化资源和遗产。有记载官方会盟、功绩、德行、祭祀、颁赏、封诰的金石铭刻,有用铁笔镌刻在贝多罗树叶上的贝叶经,有绘制在木牌、布匹上的民族画卷、典籍,有雕琢在岩壁上描绘先人生产生活景致的岩画以及雕刻在兽骨、经书器物上的记事文字等
本书为总分结构,共八章。第一章总述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概况,后七章分别介绍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习俗文化和节日文化,涵盖范围广,涉及民族众多,史料丰富翔实,语言生动朴实,既描述了云南各少数民族共融共生、和谐相处的历史进程,又展现了云南各地区文化交流发展的脉络,有助于读者快速了
本书收录了《凉山州彝族文化研究所考察三星堆、金沙文化》《彝族文化与三星堆、金沙文化对比研究前言》《对比图片在四川、云南、贵州展览》《〈诺苏〉杂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收藏》《新闻媒体对彝族文化揭开了三星堆、金沙文化之谜的报道》《彝族文化与三星堆有渊源》《三星堆、金沙文字是古彝文》等文章。
本稿立足于对四川德格、西藏昌都等《格萨尔》代表性流传地区,探讨“我国涉藏地区史诗流传现状”“全媒体时代格萨尔史诗传播特点”等时代话题。共分六编,21篇文章。第一编《格萨尔文化田野》:《德格龚垭寺格萨尔文化探》《岭国大将年查阿丹及城堡考析》《格萨尔文化传承的当代路向》等6篇文章。第二编《格萨尔艺人研究》:《擎纸说唱艺人白
本书稿为吴永章教授数十年工作成果之大集。书稿研究集中在南方古代少少数民族之文化、发展、族际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等领域,均为已发表,并在学界具有较高参酌度的佳篇。写作从研究内容到思想,都高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史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内容包括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中国南方民族史志要籍题解,鄂西地区民族
《客家学与客家人》一书按客家人、客家学、客家民系三条线,以叙述、描写、论证、辩疑、考订等方式,就客家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客家民系的概念、形成过程、文化特征与客家人的精神个性等作了精确的回答,并且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核心价值观——生命关怀与生态环境意识贯穿始终。本书是在作者亲身探访30余县的乡村方楼、园楼、围龙屋、土
本书是红河学院“红河学院民族学书系”丛书之一种,是研究元江流域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成果。本书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元江流域的彝族的历史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展示了元江流域丰富多彩的彝族传统文化,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武威吐谷浑文化的历史书写
本书的研究主要包括:客家话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分别总结了从客家话的语言学特点、词语表达、熟语等所反映的客家文化某个方面的内涵和特点,如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思想意识文化等
本书主要侧重从全方位、宏观的、科学的角度进行逻辑分析和理论论证中国朝鲜族如何成为中华民族一员、特别对中国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贡献。为研究者提供一部综合宏观立体论述跨界民族——中国朝鲜族方面的著作,以期在理论和体系上都有新的突破。从理论层面而言,我国是一个多跨界民族国家,研究此问题,特别是朝鲜族跨界问题,用事实彰显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