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官印和私印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铜鎏金龟纽“关内侯印”印、青铜驼纽“部曲将印”印、青铜驼纽“汉破虏羌长”印、铜鎏金马纽“四角羌王”印等。
《福州市文物志》收录古遗址51处、墓葬44处、古建筑(含寺、庙、观、书院、祠堂、会馆、民居、塔、桥、井、牌坊、古园林等)248处、石刻雕刻(含摩崖题刻、碑刻、造像等)4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8处、红色文物25处、可移动文物274件/套,全面展现福州市现有文物的整体面貌。全书图文并茂,体例完备,文字流畅,经过
容像画,也就是肖像画,它是记录具体某个人音容相貌的人物肖像画,是中国古代人物肖像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多为晚辈延聘画师给年迈父母或逝去的先人留容,以备怀念、祭祀之用。也有人因为政、为教有功,深得民心,子民自发为之立生祠绘像,如明代徽州人就因许多“良守、良令,公在地方,感在人心,结栋宇而绘冠裳肖像,”以供人们“瞻仰”。在没有
本书旨在通过该计划对抚河流域进行调查、勘探、发掘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等工作,建立抚河流域先秦遗址地理信息系统及考古资料数据库,并通过对数据库材料的考古学分析与研究,建立该流域详尽的编年序列。同时希望在此项工作成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以此为范例,进一步完善和制定其它流域的先秦遗址考古工作计划,为最终建立江西区域先秦文化编
《辽金西夏碑刻研究/西夏学文库》对辽、金、西夏时期的碑铭文作了系统整理,并通过对大量碑刻文献的校注和解读,全方位展现辽、金、西夏政权的语言文字、地域经济、社会历史、民情风俗和科技艺术等。有文字记录的碑刻题记作为重要的西夏文物考古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史籍的不足,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文房
本书系国家“十三五”出版规划项目“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之一,是对新修订的《敦煌碑铭赞辑释》的补充。全书分两个部分,上编主要收录敦煌文献中除敦煌写本碑铭赞之外的碑抄、僧人传记和赞文等,下编则主要将在敦煌石窟的壁面上题写的与修功德记有关的墨书题记及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绢画、幡画等艺术品中抄写的功德记等进行辑录。对上述文献
《容媛金石学文集(套装共四册)》主要收录容媛先生关于金石学、考古学的论著和所编撰的学术消息,著作方式有著(撰)、辑、编等,包括其从报刊摘编改写之文章。全书主体部分包括金石学卷、考古学卷、学术消息三个卷次。书前有相关图片若干,书后有附录。《容媛金石学文集(套装共四册)》各卷次内容的前后顺序:原著成书者以问世先后排列于前,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存在于我国辽西的辽西河、西拉木论河一带的一个“文化类型”,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其**代表性的器物是神秘精美的玉器。本书为《红山文化研究》第七辑玉器研究专号,分为名家访谈和学术专论两部分,以科技考古、玉器、文明起源、域外考古文献整理等为主要内容。
江西昌江流域水下文化遗产考古调查项目计划对江西境内昌江流域水下文化遗产,包括做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直接相关的涉水窑址及港口、渡口、码头、桥梁、市镇、庙宇等遗址进行全面调查。银坑坞坐南朝北,隔昌江与景德镇市区相望。银坑坞窑址群可以分为银坑西区、银坑东区、小坞里区、银坑外区四区域。窑址大多位于山前缓坡地带,背山面水。银坑坞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