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介绍了全国各地谷子、糜子研究专家70位,北京的陈家驹、王雅儒、王尧琴,河北的崔光先、崔文生、甘耀进、孔玉珍等,山西的陈瑛、陈玉香、古世禄、郭桂兰等,内蒙古的丁则环、胡洪凯、蒋士鸿等。从他们的出生背景、成长环境,学习经历、科研成就,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带来的影响,基本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谷糜专家,既是对专家
本书以农业图书馆为例,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专业图书馆发展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冲击和问题,包括资源采购、馆藏、阅览室、纸本文献、电子数据库、电子阅读机、人员结构、读者服务、知识服务等内容,例举分析了顺应网络化、电子化发展的服务模式,解读了专业小馆的生存发展之道,对科研机构图书信息从业人员有借鉴意义.在新环境下形成新的工作业态,在
农业社会化服务正进入一个以服务供应链为载体、协同响应的时代。本研究针对现有的对农业服务主体联合合作尤其是协同响应研究不足的局限,以以服务主体联合合作为切入点,以协同响应为战略取向,构建与规模农户成长需求相适应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运行机制为主线展开研究。具体思路是:首先,借鉴国外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经验,厘清新形势下规模
江苏淮海农场志(中国农垦农场志丛)
本书通过应用经济计量学模型,对农产品价格相关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尖峰厚尾”、非对称性、波动聚集性以及零均值等特征;并从理论、定价机制、风险防范等方面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而为我国农产品价格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最终实现中国农产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强的支持。
本书立足中国热科院扶贫工作实践,梳理了近年来全院农业科技扶贫的工作进展、主要做法、成功经验,分析了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我国的扶贫开发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精准扶贫和新时期我国热区科技扶贫的使命;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中国热科院科技扶贫发展历程,以及围绕“如何推”“如何扶”“谁来带”“
本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全面、准确、客观地记述北京市南口农场发展的历史。本志断限上及1958年2月南口国营农场,下至2017年12月北京市南口农场有限公司。全志采用述、记、图、表、录等体裁。附录置于志尾。除大事记外,正文共分六篇,下设章、节。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各篇以时为经,以事为纬。横不缺项,纵不断线。采用语体文
本书的编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秉笔直书,述而不作,力求全面、翔实地反映南郊农场的发展历程。记载上限起于1949年1月,下限至2018年12月31日。本志设编、章、节三级结构,共9编23章82节。体裁以志为主,兼用述、记、图、表、录等。
本书是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江苏研究院的咨询项目成果,以江苏省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为主线,从宏观层面论述了水稻生产战略研究、水稻加工战略研究和稻米市场流通与品牌建设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同时结合江苏水稻产业科技发展战略实践,从微观层面提出了江苏水稻生产、水稻加工、水稻市场流通和品牌建设的战略路径和技术支撑,为江苏省
《中国食用豆产业与发展》系统地分析了近10年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历程,全面研判了国内外食用豆产业发展态势与政策走向,研究了中国食用豆产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支撑作用,总结了食用豆作为特色产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脱贫攻坚及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验,提出了促进食用豆产业发展的科技对策以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