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丰富学术界对影响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因素的认识,并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及产业发展理论融入全新的研究视角。经济的在险增长作为宏观金融关联的重要指标,顺应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基于中国的现实背景,本研究深入区域层面、省市层面以及产业层面进一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生成原理及其影
本书建立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2019-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书中还开辟了“‘双碳’战略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探索”这个话题,聚焦“双碳”战略下中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及政策展望、中国区域能源结构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主题出版承担着
本书“总报告”从整体上对亚太地区形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分报告”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对地区形势的影响,包括后疫情时代下的印亚太地区格局、亚太经济复苏与产业链重构、RCEP与亚太区域合作、亚太安全态势等;“地区外交”关注区域大国的外交路径选择和表现,主要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与亚太话语权博弈、印度莫迪政府的对外战略、日本菅义伟政府
共享发展理念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体现了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增长速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要求。建党百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
“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加大。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需要厘清国内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的表现与机理,以改革的办法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释放增长潜力、构筑增长动力。《中国的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将研究主题定位于地方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尝试从多个视角理
本书充分回顾国内外长期贫困和代际传递研究的主要成果,在川滇彝族聚居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进行实地调查,基于对彝族贫困社区的类型化分析和定量定性资料研究,系统描述和全面分析彝族长期贫困及代际传递的现状,测量彝族长期贫困的广度和深度,分析影响彝族长期贫困的因素,研究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特征,分析产生贫困代际传递的结构性
自然资本作为经济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已取代人造资本成为当今影响人类福祉的限制性因子。准确评价自然资本特别是存量资本的利用状况,对于科学研判和提升环境可持续性具有重大意义。本书在系统总结相关领域核心概念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合借鉴环境管理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等学科知识,提出了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自然资本利用可
如何调动基层微观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探索供给侧改革、实现转型升级,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解决我国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和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陕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孕育了周、秦、汉、隋、唐等王朝,也是中国共产党转折和壮大的红色圣地,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工业体系和新型创业者成长的沃土。北
金砖国家都是新兴发展中大国,自然资源丰裕,市场潜力巨大,产业体系相对完整,彼此经济关联性和依存度不断提高,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内部经济波动风险加大的局势下,迫切需要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合作路径。加强中国与金砖国家产能合作,有利于宏观经济平衡、产业结构调整、贸易商品结构改善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为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