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袖便方》四卷,明代张延登辑,刊于明崇祯二年(1629)。《悬袖便方》系在家藏单方的基础上,博采三十余年间所获数十位医家经验方之精华,分类汇辑而成。所选之方皆简便易行,可悬袖后以便随时取用,故名之为《悬袖便方》。全书共分24个门类(二十四药性)门佚,洋析102个病证,录验方900余首。每门类先论后方,论则概述各病之病
《本草真诠》成书于万历三十年(1602)。共2卷,每卷分为3集。卷上一集讨论五运六气学说。二集讨论经络,并附十二经络图,三集讨论药性分类,列风、热、湿、燥、寒、气、血、痰、疮、毒、妇人、小儿十二门,门下分类,类下列药,每药简介功效主治,共载药1231种(包括重复药物)。卷下一集*列诸品药性阴阳论,继分温、热、平、凉、寒
《本经经释》由清末姜国伊著,为注释其所辑《神农本经》的专门著作。《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36):本经经释》分上、下册,上册注解《本经》上品药120种,下册注解中品药120种及从下品药中移入的连翘一味,全书共释药241种。作者采取“以圣解圣”的方法注释《本经》,撰用《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文来阐释药物性味、功
《法古录》为清·鲁永斌辑。鲁永斌,号宪德,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其人生平史志无载。全书共分为天集、地集、人集三卷。天集包括总论部分的[法古录叙][集古][凡例][用药总义]和各论部分的草部药物;地集主要收录木部、果部、谷部和菜部药物;人集主要收录水部、土部、金部、石部、人部、禽部、兽部、鳞部、介部和虫部药物。全书
《本经疏证》是一部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作者为清代邹澍,成书于清道光丁酉年(1837)。全书十二卷,共载药173味。《本经疏证》取《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为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为纬,交互参证,逐味疏解药物。书中多以《本经》分析古方配伍运用,以经方解释《本经》药物主治。本次整理以
《青囊辑便(套装共4册)》为方书类著作,不分卷。共分为内、外、女、儿四科,依每科常见病症及症状辑录简便实用方剂。每一病证下简要阐述病源病机,次列方剂。所选方剂大都具有简便廉验特点,便于临证和居家实用,版刻精良,仅存孤帙,故洵可宝也。
家庭小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从女性朋友*常见的健康烦恼出发,旨在解决女性朋友的健康困惑,针对女性朋友在美容、抗衰、瘦身、妇科、孕产等各个方面常见的病症及日常生活中的小毛病提供了多种实用小偏方,既包含了通俗易懂的病理分析,又介绍了具体可行的实用方法,便于女性朋友因地、因时制宜地速查速用,可快速解除女性朋友的身体不适。
刘群、吴崇其编写的《药食百种概要》依据《关于征求(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国卫办食品函(2014)975号),选取了100种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从其基本性状、禁忌、现代研究、药理作用、药用价值、食疗价值和各家论述等方面做了较全面的阐述。本书是一本内容丰富的药食
本书共分为九章,分别从急性病症、内科病、外科病、五官科病、皮肤科病、妇产科病、男科病、亚健康症状与美容保健方面。可以说是涉及范围比较全面,并且还推荐了大量的方便操作且效果明显的老偏方。此外,还配有日常的饮食宜忌和零成本按摩方法,简单有效。
《中国石斛图鉴》一书以大众化的视角,从各地收集到43个石斛品种,以摄影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拍摄,展现出石斛带给人们的原生美态。铁皮石斛是当前人工种植*多、社会认知度高的一个石斛品种,也是*为复杂、关注度高的品种,在我国南方大部地区有分布。《中国石斛图鉴》将各地不同形态特征的铁皮石斛通过分组对比的方式,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