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敦煌学研究文库(日本卷13日文版)》主要收录“二战”以前日本学者黑板胜美、本多惠隆、铃木虎雄等关于敦煌学研究的成果。辑录原则为只收单篇论文,且保留一次发表时的原文原貌。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资料价值和出版价值,对于促进中外敦煌学研究交流、推动敦煌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保护、传承、发扬中华文明具有重大意义,社会
《国际敦煌学研究文库(日本卷12日文版)》主要收录二战以前日本学者关于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影印出版,以便学界利用相关资料,更好地推动敦煌学相关研究。本项目具有较高的学术资料价值和出版价值,对于推动国际敦煌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国际敦煌学研究文库(日本卷11日文版)》主要收录二战以前日本学者关于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影印出版,以便学界利用相关资料,更好地推动敦煌学相关研究。本项目具有较高的学术资料价值和出版价值,对于推动国际敦煌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辑共收论文24篇,其中6篇为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18会议论文,其他18篇为投稿论文。全书涉及2019年5月新出土的荆州枣林铺卜筮祭祷简、安大简、清华简、包山楚简、郭店简、北大简、里耶秦简、岳麓秦简、居延汉简、2016年扬州新出土五代解除木人、历代死人地券等多批出土文献,内容则涵盖了简帛文献学、古文字学、史学、早期文
《守护石窟》是由复旦大学牵头发起,王金华教授和郭桂香编审组织成立采访组,联合敦煌石窟、大足石刻、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共同实施中国石窟保护七十年口述史计划的结晶。此计划的实施殊为难得,被访人多已80、90高龄,是与共和国共命运的一代人。从他们的口述中,不仅能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石窟保护70年的发展历程,还能从不
甘肃河西地区包括酒泉、张掖、武威等地,这里出土的墓葬文书十分丰富。本书对河西地区出土的汉魏、晋、五凉直至清代的丧葬文,包括镇墓文、衣物疏、买地劵等,进行详细解读和考释,并揭示墓葬文的历史、文化、宗教和风俗的意义,还阐述了它对于俗字流变的研究和俗文学研究的价值。
山东地区是齐文化的发源地,齐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一直以来,齐文化都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一直致力于推动齐文化的研究,组织召开了保护传承视野下的齐文化学术研讨会,学者们对于齐文化的深入讨论成果被收入该文集。通过该文集,我们可以对齐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知,进一步推动学界对齐文化的关注和研究。
本册收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文献研究所所藏西夏文藏传佛教文献约一百五十余号。刻本、写本皆俱,卷子装、蝴蝶装、册页装等均有。卷首常见精美的木刻佛画,如《诵大白伞盖母之惣持要门》等,而《金刚修习智火烧施要门》等又体现了以佛统民的西夏社会对佛教的理解与诠释。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26)》为201
全书分三部分依次考察秦汉时期的文化流播、简牍释读、简牍画像的文献互证。其中,在文化流播方面,作者考察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吏员,考察的内容既有书写能力的分析,也有书写内容的解析。在简牍释读方面,既有针对某一组出土文献的纵向的深入研究,也有从秦至晋的长时段历史时期下的横向比较分析,还有作者及其领导下的简牍研究小组在历时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