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志的编修历史较为久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编修理论、方法等。这些理论、方法及与方志相关的文化含义在方志编修者的序、跋中多可找到重要参考。本丛刊收录的主要是《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和其他方志丛刊著录和收录的、现可见的方志之序、跋,旨在将历代方志所载序跋网罗一帙,尤其是由纂修者和名家撰写的序和跋,尽量收入其中。在编排
米景扬先生1956年即到北京荣宝斋工作,长期从事木版、木印画的编辑、绘制工作,也曾在故宫博物院从事古画复制工作,对老北京的文玩界、文化界的往事、典故了如指掌,本书就是他从专业角度,深入浅出地对老北京的文玩、文化进行讲述和诠释。
《北京旧志集成·房山县志辑》收录历代官修房山、良乡县志,较为完整地对北京地区传承至今的明清以及民国各历史时期的旧地方志进行整理出版,包括《(万历)房山县志》八卷、《(康熙)房山县志》十卷、《(康熙)房山县续志》一卷等。
《北京旧志集成·顺天府志辑》褒集历代官修顺天府志,较为完整地对北京地区传承至今的明清以及民国各历史时期的旧地方志进行整理出版,主要包括《(永乐)顺天府志》不分卷、《(万历)顺天府志》六卷、《(康熙)顺天府志》八卷。
本书是一部地方志书。《山东头村志》一书由山东头村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本志上限自明弘治(1488-1525年)即辛氏祖四世辛万立村,下限至2017年12月31日(个别部分适当后延),经500多年的历史。全书设生态环境、姓氏人口、村庄风貌、农林水利、海洋渔业、工商企业、政治兵事、教卫文体、乡风民俗、社会生活、旅游度假、社会人
本书是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连续性出版物,是史、地、志专业理论学术研究专集。所选文章全部是历史上有关成都的人和事,主要涉及史志掌故、人文历史等方面。书中分为方志经纬、地名掌故、古今沿革、人物春秋、谱学传承、口述历史、图说史地、古都文化、名物风情、地情档案、文献逸珍、文哲天地等部分。本书旨在立足成都,突显成都
该书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出版书目甲种笫九号项且书。作者搜集了大量有关巴渝地区的文史资料,及重点研究心得,汇集了专题类:史地类、文物类、方志类从宋到清的有关资料。详细介绍了南木北运、民间办学、各地修建史、各地的名人名录史。从历史文物、碑志等对有关的历史资料给于考证。全书分为甲编专题类(考证巴渝儒学记,元明清西南采木琐议)
本志志首为编纂机构人员名单、地图、文前彩照、凡例、目录、总述、大事记。设分类志26编,志按照“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要求,采用科学分类和现实社会分工相结合的方法横排门类,以类系事,纵述史实,依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顺序列置,按编、章、节、目排列,部分目下设子目。志末设附录、编后记。
该书系统的介绍了云南省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云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内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门类形态和学科领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省各地开展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本书是2019年由省委宣传部、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联合开展的“浙江文化印记”征集评选活动的一项重要成果,共收录了20篇文章,分别对评选出的首批全面覆盖了全省11个地市的20项“浙江文化印记”进行了深度解读,如河姆渡文化、良渚古城遗址、浙江青瓷、绍兴酒、婺剧、越剧、西泠印社、西湖龙井等,每篇文章辅以相应的精美图片,文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