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以刊登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历史、语言、考古、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要宗旨,发表具有原创性的学术研究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等,以期推动国内学界在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方面的进步。本书适合于从事中国西北边疆地区民族语言、历史
《昌邑文献集成》是一部关于昌邑区域历史、文化、文学、武术、民俗、县志、方志、家谱等方面的典籍集成。这部文献集成包括了经、史、子、集四部,涵盖了昌邑区域诸多学术领域的学者、家族等传世典籍,对于发掘昌邑地区历史文化厚重底蕴和赓续文脉传承具有重要出版价值和文献史料价值。
本书是福建省志之出入境检验检疫志(福建局辖区篇)。本书对福建检验检疫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上限至北宋年间,下限至2005年底,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主线,重点记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发展和变迁。全书共7章,分别为检验检疫机构、进出境商品检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出入境卫生
本书是福建省志之出版志。本书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了福建省出版业1993—2005年的发展历程,内容包括图书编辑出版、期刊编辑出版、音像电子出版、印刷复制、书刊发行、出版交流与合作、出版研讨与教育培训、版权、机构与管理等方面,涵盖全面的同时突出重点。本书坚持思想性、科学性、发展性、资料性的有机结合,是一部全面、客观、详
《走进文化抚州》是由在抚州高校联合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教师共同编写的以抚州文化为对象的校本教材。教材分别从抚州文化的辉煌历史和主要精神、抚州自然条件与著名古村落、抚州古代经济与社会、抚州古代教育与书院、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文章大家曾巩、心学大师陆九渊、戏曲大师汤显祖、灿烂的文学成就、抚州古代科技成就、抚州古代艺术成就、抚
《江西通史》是一部系统、全面准确反映江西有人类活动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百姓生活等方面状况的著作。全书共11卷,分别是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北宋卷、南宋卷、元代卷、明代卷、清前期卷、晚清卷和民国卷。本书为《秦汉卷》,包括了秦朝对江西的统治、两汉时期的江西、豫章郡在两汉时
本书稿内容主要是记叙深州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同乐片区的各个村落的历史、文化及近代人物的奋斗事迹,分别介绍了老太坑村、黄屋村、坑尾村、长湖围村、阳和浪村、榕树吓村等客家自然村落的形成与变迁,村民在革命时代做出的贡献,以及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艰苦奋斗、实现小康的奋进历程,表达了大同乐人爱国爱乡、坚韧卓绝、团结奋
《[乾隆]鹤峯州志》二卷,清毛峻德纂修,清乾隆六年刻本。志分上下两卷,卷上纪圣制、星野、舆图、沿革、疆域、山川、关隘、城池;卷下纪户口、田赋、物产、学校、祀典、职官、风俗。志前另收修志姓氏、序文四篇、《容美司改土记略》、总目。《[道光]鹤峯州志》十四卷首一卷,清吉钟颖修,清洪先寿、部生榕纂,清道光二年刻本。志分十四门:
本书辑录的档案文件,都逐一翻译成汉文,原则上保持原书的编排秩序,每一册分满文本和汉译本,将满文本与汉译本对照,方便专家学者们的使用和研究。本书的时间跨度从乾隆二十一年(1756)闰九月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六月,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清代新疆地区的职官、军务、民政、司法等十六个方面,是十分珍贵的档案史料。
本书是广西红军村建设研究丛书中的一本,是百色学院重点研究课题结题成果。本书以百色市田东县印茶镇巴麻红军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查阅文献档案资料、走访典型事迹亲历者等,对巴麻的整体概况、革命斗争历史、革命精神及其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等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发展、现状与展望等角度,回答了巴麻红军村“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