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书画历史为线,选取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划时代发展意义和创造价值的60位书画家为点,用趣味典雅的文学语言,着重于书画家生活化的生平介绍、代表性作品评价,以及与其相关的时代背景等内容的解读,令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获取中国书画史上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人物私家档案,借以明晰这60位书画家在中国书画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书是作者赴苏联参加契诃夫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的观感,也是对契诃夫作品和为人理解的学术随笔。巴金以一个作家的感觉敏锐把握前辈作家创作的精华,很多观点至今仍然值得重视。
作者以亲切朴素的笔调描写了志愿军战士的日常生活。《保卫和平的人们》主要描写停战协定生效后志愿军战士的生活,追记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朝鲜人民、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动人事迹。这些文章的“可取之处”,就在于作者的笔“触到一些战士的日常生活”。
包含《慰问信及其他》《华沙城的节日》两部作品,这是作者跨入新的时代后换笔写作的第一声,表达了作为“新中国人”的自豪情绪和在国际交往中的见闻和思考。
本书收入《月夜鬼哭》《静夜的悲剧》等散文7篇及《后记》1篇,其中《黑土》《南国的梦》等是作者30年代几次到福建的真实记录,反映了作者当时“把希望寄托在教育工作上”的思想。《卢骚与罗伯斯庇尔》等3篇叙说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故事,表达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热望。《月夜鬼哭》则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和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社会进行有力的揭
《巴金散文系列》以巴金自编集或亲自认定版本目录为基础,呈现作品原貌,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巴金亲自参与校订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巴金全集》为主要参照底本,并适当增加相关内容作为附录,增加部分文献图片作为前插。创作时间起自抗战全面爆发,截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反映了作家与整个民族命运的息息相关,从不屈不挠的奋斗到民族浴火重生的历
《龙虎狗》是巴金的作品。被列为“文学丛刊”之一。全书分《序》、作品集、《附录》三个部分,共收23篇散文。在《序》中,作者交待了成书的经过,从中大致可以看出,这些分成六个小辑的文章差不多是同一个时期创作的。作者在《序》中还说明了用《龙·虎·狗》作为书名并无深意,只不过借用了集中的三篇文章的名字。谈到书中各篇,作者认为“都
本书包括《黑土》《旅途杂记》两部散文及附录,是作者对抗战经历种种的描述和回忆,从一个人的视角反映了社会现实。
《感想集》包括《感想》《无题》两部杂文、随笔集,所写都是抗战中的感想和印象,表达了一位中国作家争取民主独立和自由的坚定信心。
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发表过一篇《山村日出》。师范毕业后,我到乡村中学教历史,不久,又发表过一篇《石匠父亲》。毫无疑问,乡村的美景、人文触动了我。同样,刊物的刊发也激励了我。随着自己经历与阅读面的增加,有越来来多的人生片段让我的心潮澎湃。宗族接谱、仙顶岭教书、思村中学校名回归让、与父亲赛跑……让我逐渐认识到:我之前的一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