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刻石大系》全套包括《论经书诗》《郑文公下碑》《登大基山诗》《观海童诗》《东堪石室铭》《天柱山铭》《重登云峰山记》《郑文公上碑》《云峰山题刻小品》《天柱山题刻小品大基山题刻小品》共十册。 云峰刻石为北朝书法的代表,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云峰刻石大系》选用清代状元章鋆之藏拓为底,底本
中国书法史上流传下来的众多书迹,形式丰富,个性十足,充分表现了汉字的五种形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而书法书写的内容,则一定是代表着几千年来中国人内心坚守的“圣词”。 王岳川教授一直致力于弘扬书法文化,倡导青少年学习书法,从仓颉造字传说开始,将书
该书全面收集整理了大丹徒区域内历代印章,用通俗而简练的语言解读了每方印章的艺术特点、文化内涵、时代背景和有关故事,既具系统性、权威性,又有知识性、趣味性,非常适合中小学生和普通读者阅读,是一部十分难得的宣传推介地域历史文化、普及传播篆刻艺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乡土教材。
金文和小篆书法作品集
本书是在作者出版的《书法教程》《大学书法》《新编书法教程》等理论教材学习基础上,主要是针对书法实践方面的介绍,遴选作者的70余篇幅书法临帖和创作欣赏,包括了唐宋时期著名诗人的诗词以及毛主席诗词等,笔法精到,墨法清晰,字法有针对性,章法品式多样,内容有趣,体现了作者较高的书法功底和艺术造诣,是较好的学习借鉴范本。并且书中
本书系黄士陵在二千余方印中,精选出自认为最精彩的一部分,自钤、自存的印谱。本谱钤印精美、清晰传神,可以充分感受到黄氏钤印的习惯,和择印的审美取向,以及黄牧甫在此谱中的取法对象。为黄牧甫及其篆刻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和丰富的资料。
《梅花山馆印存》收入梁少膺印章百余方。梁少膺为书画篆刻家、美术史论家。著有《日本美术史》《日本书法史》《当代日本书论选译》《日本学者研究王羲之论著丛译》等。《梅花山馆印存》收入印蜕均为原尺寸;所用材质多为青田石料,另有少许作品印材取自寿山、巴林、老挝等。《梅花山馆印存》为梁少膺数十年研究篆刻艺术和实际的结晶。作者自序云
罗塞勒·梅内加佐(RossellaMenegazzo)米兰大学东亚艺术史教授,威尼斯大学博士,著名亚洲及日本艺术史学者。策划多项欧洲与亚洲大型展览与学术会议,并编著和撰写大量有关亚洲历史文化与艺术以及浮世绘的著作,欧亚国家报刊专栏撰稿人。洛齐,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至今30年,工作生活于杭州、米兰、里斯本之间。国际知名艺术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高职高专教育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本书以赵孟頫作品为蓝本,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全书共分为六章。*章为导论,讲述汉字的起源与造字法,字体流变及历代书家,汉字书写的艺术性和独特性,文房四宝与书写姿势等方面的知识。第二章是择
有君言,篆刻是门苦艺事,并戏称为“刻苦”。余谓篆刻:古之经典,天趣朴拙。可识古文,又可练字、醒脑、活手。少长成宜,趣味盎然。《<百家姓>篆帖》作者与篆刻,早结不解之缘,自幼喜好,常忖奏刀;捧谱冥想,思虑欣然。今相濡相伴已三四载也。花甲之后,劫难重生,顿悟留痕于世。方拾刀而上,坠入“方寸之地”。深学始知篆刻之伟奇变幻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