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年为经,以谱主陈曾寿的个人活动、文学创作为纬,逐年、逐月乃至逐日记录谱主的各方面情况,逐渐为读者展现出了一位生活在中国清末、民国时期的朝廷命官、诗坛名宿、词坛名家的漫长、丰富而又曲折的人生经历;并通过谱主的活动,既让读者真切地看到或感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和中华民国必然灭亡的历史潮流,又让读者明确地看到或感受到清末
本书主要包含:周介孚致周伯宜(一通)、陶方琦致王廷训(二通)、陶濬宣致王廷训(二通)、陶在宽致建(一通)、王廷训致南常(一通)、陶在铭致王廷训(一通)、秦树敏致陶方琦(三通)、蔡元培致许寿裳(三通)、蔡元培致鲁迅(一通)、蔡元培致周建人(一通)、蔡元培致许广平(一通)等。
本书主要通过采访顾西林先生在杭师期间的生前好友、弟子,再现了其在杭师大的30余年教学生涯中爱才如命、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重现了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先进事迹。在‘爱’和‘严’中感受到她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和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关怀和支持。此书主要包括15篇访谈稿
本书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退役军人参与地方建设的风采。由28篇文章组成,描写了身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乡村的退役军人如何深入一线,以忠诚、勇敢、坚韧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事迹。
本书分为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曾巩的经学思想、曾巩的史学思想、曾巩的文学思想四章,涵盖了宋代的学术环境、北宋儒学的发展、思想渊源、曾巩的经学基础、曾巩的修身思想、曾巩的为政思想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宋代的学术环境、北宋儒学的发展等。
本书追踪阮元在浙江任职时的史料与史迹,从生平经历、景观营造、治学为政等多角度展现了乾嘉时期西湖在阮元治下的发展演变,并进一步揭示西湖在这一时期得以发展的外部环境和精神内核,填补了此时期西湖学研究的空白,进一步挖掘西湖文化景观世界遗产的文化关联价值。
该书记叙了罹患世界性罕见疾病,成骨不全少年刘大铭的青春生活。全书以时间为序,详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病魔之下,艰苦学习,顽强生活,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人类强大的生存欲望,与高尚的生命情怀。作者用切实的经历,完美的笔触,深入的思考,向世人展现着病痛与挫折之下,苦难而富有希望的大世界,他向当代社会传递着生活的希望,展现着
本书是对刘伯温思想、刘伯温生命价值观以及刘伯温文化当代价值的综合研究。全书共13章,可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智慧传奇刘伯温:成己达人的典范;第二部分为“推崇尧禹之道:开出治国理政良方”;第三部分为“事功学说承绪与发展:瓯越地域文化典范”;第四部分为“融汇百家:彰显国学核心价值”;第五部分为“刘伯温智慧与传说双重形象:
本书是这一系列图书的第十辑。本系列以邹韬奋为研究对象,本册所收的文章,较集中在三个主题上:邹韬奋及生活书店的新闻出版:生活书店与红色出版:邹韬奋的女性观,即为女性解放思想树立新时代女性观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其中比较重要的文章有《生活书店:共产党人和红色出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野中的邹韬奋新闻思想研究》《邹韬奋女子职业教
本书介绍了五十位宜兴在外乡贤、优秀人才,他们声望卓著,成就突出,遍及科技、教育、卫生、艺术、工商等各个领域。作者通过深入的采访,用鲜活质朴的语言,勾画了宜兴杰出乡贤与时代同步、勇于创新、敢于开拓、乐于奉献的心路历程,以及感人至深的家乡情怀。是不可多得的地方名人大型采访实录,是闪耀的地方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