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美丽的眼睛:“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
对于山东半岛区域来说,海货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大汶口文化2011年,考古发掘人员在即墨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出了大量石器和陶器,包括大量捕鱼工具以及贝类外壳、鱼骨兽骨。贝类外壳有螺壳、蚌壳、海蛎子壳、蛤蜊壳。来自6000年前的原始信息拼凑出了先民们的劳作与生活图景,在当时,渔猎活动已经相当发达,海货是主要食物之一。在海边,
作者文笔细腻,抒情饱满,通过一段段或艰辛或温馨的旅途,把无数向往的远方变成走过的地方,通过记录身心历程,分享跋涉中的回甘,把内心点点滴滴的体会,诉诸笔端,灌注在文字上,与读者产生共鸣。书中经历看似平凡,却蕴含细水长流的温暖,不期然成为俗世生活的精神出口,与读者一起品味广阔世界的起伏和温柔。
贺葆真(1878-1949),字性存,桐城派晚期重要古文家贺涛之子。其日记又题为《收愚斋日记》,时间跨度从作者十七岁到五十三岁,清光绪十六年正月至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原阙民国九年至民国十八年),几乎涵括了著者的一生。贺葆真记日记详于记事,其文字可作为个人实录来读,同时有人主动提供素材,因而《贺葆真日记》内容十分丰
故乡是游子灵魂的栖息地,与之有关的记忆早已深深烙印在心灵深处,那时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食所玩,回忆起来历历在目。故乡缘何如此值得回味、留恋,甚至生死相依?因为生命原本就是一株奔走的植物,与大地、自然亲近。作者像渔人,站在岁月的河岸上,把往事一一打捞,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犹如一堆鲜活鱼虾,欢快跳跃着…&he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理当地人物、生活方式、特色景观的散文。全书包括我的大理趣乐大理和原来大理三部分。部分我的大理以采访大理当地人物为主,记录了22个人物或团体与大理之间发生的故事,叙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第二部分趣乐大理以介绍大理当地的民宿、咖啡馆以及新文艺场所等为主,从人物故事切入,突出所介绍事物的特点和价值;第
本书为屈全绳先生的散文集,涵盖了守边经历、旅行纪实、怀念亲人师友、阅读思索等方面的内容。屈先生在本书中描写了祖国西北壮阔的景象,以及在广袤西陲戍守的那些卓尔不群的同志,赞美他们身上光荣的使命担当。
《我是人间远行客》收录了作者关于湘西、北京、云南的游记21篇,包括《桃源与沅州》《常德的船》《凤凰》《春游颐和园》《昆明冬景》等名篇,既有对山水灵秀清奇的描写,也有对人、事、物的叙述抒情,有声有色、鲜明活泼地展现出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后以作者的一篇《谈写游记》为结尾,为读者解读创作游记之道。
《湘绮楼日记》为晚清四大日记之一,上起清同治八年(1869),下讫民国五年(1916),时间跨度近五十年。 本书包罗万有,囊括了时局变迁、人物消长、学术掌故、治学心得、诗文来往、应酬交际、物候天气、佳肴美食等方方面面,既有一代名士的烟火日常,又有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不仅是一部接地气的名人日记,更是一部真切可信的社会历史
孟宪彝(1866-1924)于清末民初历任东北路分巡兵备道、吉长道尹、吉林巡按使、吉林省长等职,与曹锟、黎元洪、徐世昌、孟恩远等军政要人多有交往。《孟宪彝日记》上起宣统二年(1910),下讫民国十二年(1923),不仅记录了孟宪彝任职、罢职、办理河工赈济、经营煤矿铁路等实业情形,更以一亲历者的身份记载了清民之际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