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0章。第一部分主站运维包括6张共35项作业指导,分别为终端投退运、终端调试、图模导入、图模维护、数据库维护、常见问题排查及处理;第二部分功能应用包括4章共17项作业指导,分别为常见功能应用、馈线自动化、调度操作、配电自动化IV区功能应用。
本书共9章,内容涵盖配电自动化系统图资系统操作、图模交互、终端投退运、终端调试、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功能应用和高级应用、馈线自动化(FA)、配电自动化大IV区功能应用以及常见问题排查及处理等。
我国中压6-66kV配电网主要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等),非有效接地系统占我国电网总量的80%以上。随着新形势下配电网的高质量发展,城市配电网电缆化覆盖率增加,系统对地电容电流增大,现有接地方式下间歇性故障电弧难以自行熄灭。新兴中性点柔性接地技术及故障相转移技术也存在自身局限性,无法
本书主要围绕数字电网技术展开,共8章。包括第1章概述、第2章数字电网体系架构、第3章数字电网智慧物联体系、第4章5G技术在数字电网中的应用、第5章数字电网轻量级信息建模、第6章人工智能在数字电网中的应用、第7章大数据在数字电网中的应用、第8章数字电网发展规划与展望。对数字电网的发展和应用进行详细的介绍。
随着风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储能已然成为能源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能源行业深度脱碳、节能提效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用户侧配置储能成为分布式发电系统提升运行经济性、供电可靠性和灾变韧性的重要解决方案。本书的主题是面向主动配电网不同应用场景下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其应用。中心内容包括6章:电力储能技术发展现状
本书采用“县公司总体成效与单项工程后评价”相结合技术路线,通过多次走访不同县级电力公司,与规划、基建、运检、财务等多部门进行研讨,结合多年后评价工作经验完成编制。全书共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概述、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县域配电网建设成效后评价体系、配网工程项目后评价体系、县域配电网建设成效后评价案例等,为实
本书是一本覆盖工厂供配电设计全过程的专业教材,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绪论,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短路电流计算及其效应分析,工厂变配电所及其一次系统,电力线路的选择与敷设,工厂供电系统的保护装置,工厂供电系统的二次回路,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电气照明。在中国大学慕课网站(https://www.icourse163.or
本书紧密结合二十大报告关于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按工学结合、项目引导、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进行编写,打破了原有教材分成若干个独立章节的编写模式,以项目应用为主线,通过设计不同的项目和实例,将理论知识融入每一个实践操作中;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提高,紧密结合各类工厂的实际情况编写。本书围绕工厂供电技术的核心——变电所
本书结合基层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应用的建设验,介绍了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各类典型案例,突出了区县供电公司在配电自动化应用中大胆探索结归纳的的务实创新精神。通过对实际应用案例的介绍,可以看到基层供电公司在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应用阶段的有效探索,更是探索研究了在不同场景下配电自动化设备如一步实用化的可行性。本书所选取的典型案例对各类
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智能巡检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关键应用,介绍了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电网设备运维中的应用,特别强调了无人机自动机场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实现自动化方面的突出优势。全书分为8章,包括国内外无人机机场概述、无人机自动机场设备概述、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机场规划建设、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机场智能管控、电网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