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被称为“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人物,在许多美国人看来,逝世的肯尼迪有着“比其在世时更为强大的力量”。对大多数成年美国人来说,1963年11月22日发生的肯尼迪遇刺事件形成的记忆是难以磨灭和刺痛人心的。那些在当天受命前往达拉斯负责“报道身体”(coverthebody)的记者——这是一个用来
本书曝露了长久遗失在历史中的、美国国会内部上演的暴力故事。作者利用资料,发掘其中尘封的信息,揭示出在美国内战爆发前的30年里,参众两院频频发生的肢体冲突。通过国会暴力这个观察视角,为约翰·昆西·亚当斯、亨利·克莱等知名政治人物做出了新的诠释,也展示了那些不很知名但同样迷人的政治人物的事迹,帮助读者重新理解美国民主的运行
本书以巴西史上三个重点的历史转折时期——1530—1560、1888—1897、1964—1993为主,穿针引线,讲述巴西这一片土地上自印第安人到现代巴西人的历史。全书共分9章,以土地之丰饶、印第安人文明之神秘,讲到欧洲人的发现、登陆与对当地文明的挑战,随后,仍围绕土地之利用,而讲该处社会、经济、政治之变迁,尤其是国家
本书是“新美国史学”的结晶,作者以“自由”为主线,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将新社会史的研究成果融入对经典美国史学题目的重新解释之中,凸显被传统史学所无视的美国群体的历史经验,呈现了一种以多元互动的历史观来重构的美国通史。全书的史实多而有序,繁而清晰,叙述流畅,既有细致入微的史学描述,也有入木三分的精湛分析,令人难忘
本土美学是一种长期被遗忘的存在,即便有相关研究,也往往只是吉光片羽,而这也正映照出了《本土美学:原住民艺术、媒介与认同》独特的光芒。本书以美洲原住民纪录片为主要考察对象,为我们展示了两种观看之道:原生性观看之道与反身性观看之道,分别从如其所是和反身性两个维度,为本土美学的建构提供了当代向度。本土美学以自然地方脉搏为素材
本书涵盖了内欧亚大陆从旧石器时代至蒙古帝国时期的历史,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内欧亚大陆孕育了畜牧业和游牧经济,曾反复出现大范围的民族迁徙。内欧亚大陆的历史错综复杂,相关文献记载和研究成果数量极大,且涉及多种语言,用一本书讲清楚内欧亚大陆的历史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有鉴于此,本书重点关注内欧亚大陆各区域人群之间的经济、政治
本书考察了拉美史这一既充满生机活力又面临重重危机的研究领域在北美、拉美和欧洲的发展。作者马歇尔·C.埃金在简要讨论了“拉丁美洲”概念的内涵和历史后,勾勒了20世纪60年代前拉美史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了刚刚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发生的社会史转向和文化转向,概述了有关奴隶制、原住民、种族、环境、科学、医学和性别等主题的创新研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一种,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拉丁美洲独立斗争简史。本书几乎以电影的方式一幕接一幕地进行,作者约翰·查尔斯·查斯汀向读者介绍了拉丁美洲的主角、基本概念、关键事件和主导趋势,这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单一而紧凑的故事。约翰·查尔斯·查斯汀生动地描绘了动荡年代的个人和事件,捕捉到了拉丁美洲争取独立的力量、军队
本书选取巴西圣保罗州为研究对象,借鉴中国当代地方志体例,解构圣保罗州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旨在为我国智库、企业以及其他机构开展对巴研究、投资、交流等工作提供基本信息支持,也有助于拓展非通用语区域国别研究路径。分为政治板块(州政治制度、州选举制度、央地关系、州政党制度);经济板块(综合经济、经济机构、税务、地区经济
美国革命为北美赢得了自由与和平,却给世界带来了影响深远的灾难性后果,它所引发的革命暴力和帝国镇压不仅波及了欧洲,也波及了南美洲、澳大利亚、非洲和亚洲;它不仅为现代早期的很好帝国埋下了崩溃的种子,也为英国、俄国和美国的全球主宰搭建了舞台。在这部杰出的史学著作中,马修·洛克伍德竭力去做的就是要厘清这段复杂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