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严复的文明互鉴之道及其现代意义、严复与清末民初中国士人的现代转向、为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国家寻觅哲学基础——严复对康德和黑格尔哲学的阐释、严复启蒙救国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严复新民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严复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现实意义等文章。
本书为梁启超经典散杂文选集。全书分为修身寄语、知性教育、家国情怀三个部分,撷取其讲究学问、人生、趣味、教育等相关主题的文章,意趣盎然,发人深思,且兼具思辨性,有益于青少年读者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本书全面展示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深入论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理论问题。书中以近代各界人士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为视角,呈现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萌发、生成、发展与普遍流行的历程,并专题讨论民族复兴思想的相关理论学术问题,涉及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意识、学术中国化等。作者述史的同时,深入探讨了怎样才能实现
人物传记。本书稿是广东省作协三重题材创作项目之一。书稿围绕梁启超在变革和守望的人生轨迹,从史料中重新发现和书写这位岭南文化巨人。着墨变革,主要是书写他对旧时代的变革,从保皇到反清,从各省自立到立宪的变革,同时也书写了他自我变革;落笔守望,主要是书写他作为一个学者从未放弃过写作,从宗教、哲学、教育、财政、金融、文学、新闻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横空出世,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了三十余年,对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本书力图呈现梁启超自海外归国,住进天津自建寓所饮冰室后,直至辞世近十五年的生命状态。饮冰室是梁启超生命的最后驿站。本书采用了以梁启超的主要活动为主,其信札为辅,按年代编织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梁启超的真实面貌和生命
湖南是人文荟萃之地,诸多湖南先贤在近代政治、文化、学术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本书收录十余位清后期至民国时(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湖南学者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魏源、曾国藩、郭嵩焘、王闿运、谭嗣同、章士钊等人,分别立传,力图发掘其身上足以使“懦夫立、顽夫廉、鄙夫宽、薄夫敦”的精神资源,以“通子之意于传记”,概要展现近代湖
本书稿共分为八个章节,详细介绍和阐述了严复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邃的思想观点。全文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讲述了严复的家庭环境、人际关系、事业起伏等与严复人生密接相关的人和事,并从严复个人的角度呈现时代的变迁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戊戌变法”领袖,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显著,是近现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本书全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省浏阳县人,“戊戌六君子”之一。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不避生死,积极投身于改革变法之中在变法失败之际,他不畏死难,慷慨就义,胸怀兴国济世之心,愿为变法流血的一人。他用自己的死闪耀了百日维新的光彩,点亮了反帝爱国的曙光。梁启超评价他为“晚清思想界的彗星”。谭嗣同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
本书内容包括:严译《天演论》与“沙聚之邦”的社会问题——在“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侯官新学述论;走向富强与丛林法则:严复思想再估计;严复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第一位现代思想家严复;严复的传统文化情怀及其台湾情缘;严复“教育救国”思想再认识;严复“群己”观语义阐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