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对于我们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的思想,对于在现实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无疑有积极意义。劳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互动交往的过程,是幸福的源泉。劳动使人成为人,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文明。劳动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劳动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劳动。书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是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半年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年度发展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学科年度发展概况、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教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之所以对时代产生了重大影响,关键在于方法论创新,将时代的经典理论与科学发展批判性地融合在一起,将以往神秘主义主导的、精神力量主导的、个人主义主导的纯粹理论体系颠覆过来,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寻找理论体系的产生、发展、消亡的根源,将自然科学、社会科
黑格尔认为,个体先天自然差异引起的贫富差距问题无需解决,但精神贫困使劳动者脱离社会分工体系,导致社会解体,必须予以消灭。遗憾的是,私人慈善、社会救济等方式,都无助于消灭精神贫困,瓦解现代社会构成原则成了挽救现代社会的唯一方式。黑格尔难以逻辑自洽,陷入了思想困境。马克思指出,阶级压迫是现代社会贫富差距的本质,黑格尔式的现
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和自由主义民粹派争论的中心问题是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而这个问题同俄国革命的前途和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密切关联。自由主义民粹派代表丹尼尔逊等人宣称,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并不具备基础,其产生纯粹是人为措施的结果。民粹派认为俄国可以避开资本主义,通过农村公社达到“社会主义”。这个结论势
1926年,莫斯科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创办了一份机关理论刊物《马克思主义年鉴》。梁赞诺夫在《年鉴》第I卷的序言中指明了《年鉴》的出版意义:“将有助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两位创始人的理论遗产和他们的革命实践活动;推动并致力于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无产阶级解放斗争
《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全面总结巴黎公社的战斗历程和历史经验,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重要著作。该书由马克思用英文撰写,最初于1871年在伦敦出版。本书收录了该书1871年英文版全文,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文库》新版第3卷以英、俄对照形式出版的《法兰西内战》“初稿”和“二稿”两个草稿
《心灵与形式》是卢卡奇早期最重要的成名作,是西方文化哲学的经典学术名著之一。该著作主要由11篇随笔组成。《心灵与形式》是20世纪文艺理论思想和美学理论的重要文献,反映青年卢卡奇在走向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这部著作深受康德主义和黑格尔思想影响,也受到狄尔泰人生哲学的影响,不过卢卡奇的研究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
本书立足马克思原著的主要文本,以人民主体为线索,探求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轨迹和内在建构,对马克思哲学以及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书主要采取文本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整体研究法,马克思对人民主体思想没有系统的理论阐释,只是散见于马
《〈实践论〉〈矛盾论〉研读》系我社“毛泽东经典著作研读系列丛书”中的一种。《实践论》《矛盾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露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