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主体结构、客体结构、介体结构和环体结构。主体理念的针对性调试、客体需求的针对性识别、教育方案的针对性配置以及教育环体的针对性营造是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链条的主要环节。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就要深入学生思想实际、构建智慧学习模式、筛选有效教育信息以及强化教育过程管理,不断增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
“双一流”是国家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高等教育重大战略举措,“双一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因此“双一流”建设的关注点是高水平的优势学科,无可避免会相对忽略数量众多的普通学科及其学生的发展。尽管“双一流”建设并不必然导致对普通学科的忽略,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在执
本书共16篇。第1篇阐述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第2篇阐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责以及高校教育教学理念;第3篇阐述应用型高校教师素养(政治素养、道德素养、能力素养、人文素养和心理健康素养)以及IBSTPI教师能力标准;第4篇至第10篇着重阐述应用型高校教学工作以及相应规范和常见问题,涉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准备(备课)、
本书内容:大学是知识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知识属性决定了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对知识领域的自由、自主探索和不断创新,社会属性决定了大学要用知识及其所体现的人类德性来培养健全的人格,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大学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大学不仅传播知识、探索未知领域,而且通过知识教育培育学生德性。大学教育也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
本书内容讲述:新文科由变而新,从使命到内涵都得以深化拓展,这对高校文科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为切实提升新文科建设成效,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通过理念认同与制度建设,形成合力,积极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的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力图培养厚植家国情怀、深蕴人文精神与理工气质的复合型、创新型金融人才。在新科技革命与文科融合、产
本书收录了2022年中国海洋大学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40余篇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按照课程思政研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新文科与新农科建设、实践与实验教学研究、教学实证研究、教育探索8个部分进行分类汇总编辑。这些成果是2022年中国海洋大学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反映了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
本书通过17门课程19位教师的示范教学,展示思政课程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阐释育人的内涵,通识类课程如何挖掘梳理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德育功能,并落实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思政课程和通识课程有机融合,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的育人格局。每个教学案例包括课程简介、教学理念
本书围绕“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在不同学科专业课程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这一研究对象,力争解决好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概念辨析,注重对课程思政的本质规律与基本内容的研究;二是针对不同学科与专业,从哲学社会科学类、教育类、艺术类、外语类等四大类专业中选取典型课程,研究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本书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职业生涯规划流程为主线。全书设置“唤醒生涯意识”“自我探索(兴趣、技能、性格、价值观)”“工作世界探索”“生涯定位与决策”“生涯规划与行动”等专题,通过探究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全方位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以进行科学职业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制度经济学、法理学、高等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理论与比较研究方法,研究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制度价值的有关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制度价值研究的理论视域、大学制度价值的内涵与构成、大学制度价值思想传统、现代大学制度价值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