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以我国快速城镇化中特有的城中村为研究对象,对其成因、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在人居环境大学科思想导向下,将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学、发展经济学和土地经济学相结合,重点讨论了转型期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社会经济与空间形态特征、产生的机制与历程,及其大规模市场化改造有可能产生的消极
《中原城市群战略与规划》,本书内容包括:中原城市群的历史使命、中原城市群存在的问题、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目标等内容。
《智慧·奉献·共享:首都女教授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文集》,全书共收录论文40篇,分为4大部分,分别为人文北京篇、科技北京篇、绿色北京篇和综合篇。
全球生产网络是关于当前国际劳动分工生产组织新变化与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框架。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趋势重组了区域生产系统,特别是区域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乃至全球的生产联系,并相应引导了城市生产空间组织的变迁,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全球生产网络与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一书首先探讨了全球生产网络的生产组织、网络治理、地方镶嵌等内
《中国城市化进程》是各级干部认识城市和进行城市经营管理的基本读物。《中国城市化进程》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近千年尤其是近300年城市化的进程,分析了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城市经营策略,为干部普及相关知识、提高认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第2版)》是编写者在总结第1版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近年来物业管理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与经验,通过学习和按照现行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为6篇,具体包括:物业产权与物业管理制度基础;物业管理的性质、模式与演进;物业业主与业主自治管理;物业服务企业及其管理;物业管理市场与物业服务
自2003年5月28日国务院发布《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国家和地方对有关物业管理服务方面的规范制度进行了不断的细化和完善。以上海为例,早在1997年5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就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例》,并在2004年8月19日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在修改原条例的基础上审议通过了《
根据2007年8月26日国务院根据《物权法》修改并最新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结合上海市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2010年最新修订的《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在广泛学习与吸取国内外同行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对物业管理服务实践中的新经验、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编著了这本致力于培养合格物业
《都市更新主体之共生模式:以台北市为例》主要内容简介:1998年,台湾当局颁布实施《都市更新条例》,开启公私部门合作都市更新的机制,成为台湾都市再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由于都市更新主体(居民、建商、城市政府)的“自利”观念与“敌对”关系,经常造成公私部门的矛盾、小区居民的冲突及开发效益的争端。因此,都市更新推动过程困难
本书内容包括:江西的自然、人文环境和城市的变迁;近代江西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和等级结构;近代江西城市的类型变迁;近代江西城市的市政建设和管理;影响近代江西城市变迁的因素等。